纪录网

黄河母亲 一座雕塑和城市的三十年对话

访谈频道
2016-05-05



城市雕塑,是一座城市点睛的风景。

1986年4月30日,黄河母亲雕塑在兰州的母亲河畔落成。之后,便成为了兰州的一个标志性雕塑,来这里的人,大都要到雕塑前走走看看。

时光流转,30年一晃而过,这座雕塑,却似存在了千年之久。她静静地看着城市日新月异、人来人往;城里的人们,看着她风霜不改,母亲的微笑凝固成永恒。

初生:出自母亲源于敦煌

每一个来看过黄河母亲的人,都会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种感觉,何鄂在敦煌找寻了12年。

出生于1937年的何鄂毕业于西北艺术学院,也是当时唯一学雕塑的女学生。毕业后,她来到甘肃工作,1962年,来到敦煌研究院,在举世闻名的莫高窟生活了12年。

在敦煌,何鄂近在咫尺地观察、临摹古代彩塑,自己动手做菩萨、佛像、天王、力士。在这里,她深深感受到,当年塑像的雕塑家们,日日夜夜、年年岁岁将自己的心灵和肉体一点一滴融入作品中,生命消失了、艺术永恒了。

1984年,何鄂在创作黄河母亲。照片由何鄂提供

在临摹中,何鄂不仅仅用眼睛看,还用心观察、用脑思考。渐渐的,这些汇集起来的古代文化重重地推了何鄂一把,使她骤然顿悟:古代的光辉不是我们的光辉,古人的创造,不是我们的创造,我要寻找自己的创造、时代的创造。她破解了敦煌遗产留给后人的密码创造。

在强烈的创作欲望下,何鄂明白,我们这一代人应该创造。她孕育出了泥塑初稿黄河母亲,想抒发一代人寻根问源、继往开来的一种追求与抱负。

想到甘肃人民世世代代在黄河的哺育下,子子孙孙繁衍生息,她的的雕塑初稿表现了三个人物,在母亲和幼儿的后面,还有一个黄土高坡上的西部汉子。

但几度推敲之后,考虑到儿女总是一代代更替,今天我们是儿女,明天我们的儿女依然是儿女,而母亲则是永恒的!何鄂心中顿时豁然开朗,于是取消了西部汉子,形象更加集中,真正的黄河母亲诞生了。

黄河母亲的创作稿于1984年参加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的全国首届城雕设计方案展,大连市选中这个方案,希望能建在大连。何鄂婉拒了,她一心希望这座雕塑建在兰州。对于兰州这座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黄河与它最亲近、最密切。

从1985年初开始,在何鄂的亲自主持下,经过泥塑放大制作、石膏模型翻制、石料选择、石雕制作等一系列繁杂的工序,黄河母亲终于完工了,雕塑长6米、高2.5米、宽2.2米,用24立方米山东泰山红花岗岩雕刻而成,总重达30吨。

温婉微笑的母亲与敦煌莫高窟唐代造像的特点不谋而合,敦煌12年的积累,已经渗入何鄂的骨髓。而同样是母亲的何鄂,将东方女性端庄、善良、朴实、秀美的特征融入其中。

她还运用传统表现手法及现代审美意识,使母亲产生了既年轻又古老的视觉效果,对于一个憧憬着未来的民族而言,人们总是希望母亲能永远年轻。

幼儿的创作是以何鄂的二女儿在敦煌的一张照片为原型的。母亲安恬、娴静地斜倚着,孩子顽皮地绕膝戏水;母亲优雅慈祥,孩子活泼稚气;母亲慈爱地望着孩子,孩子好奇地看着远处,这种对比的艺术效果,让每一个观者驻足思索。

1986年4月30日,黄河母亲在兰州滨河中路黄河南岸揭幕落成。时任兰州市副市长宋春华主持了雕塑的落成仪式。

来看这座雕塑的人们络绎不绝,趴在母亲怀中的孩儿、温婉微笑的母亲,让人们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母亲。这又是黄河儿女共同的母亲,生生不息,绵延千里。

成长:城市之眼四海同心

一座美好的城市,应该既有城市化、工业化带来的富足,也有深深融于生活的文化和艺术。当城市的每位居民、行经城市的每个人,从柴米油盐中抬起头来时,有直指城市心性的雕塑对着人们的灵魂微笑。

黄河母亲,从伫立于此那一刻,便成为了兰州的一个标志、城市的一双眼睛。

1986年,当万里副总理经过兰州时,特意下车仔细端详了黄河母亲,他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黄河岸边矗立这座雕像很有意义。

原甘肃省委副书记杨植霖写过一首《鹧鸪天于黄河母亲像前》:慈母凝神望子孙,声威信誉满乾坤;峥嵘岁月时追忆,感念摇篮永世恩。歌幸福、论飞腾,中华又启凯旋门。黄河之水多滋润,一派横流颂国魂。

一座雕塑,更是连接了两岸三地、海内外华人的共同情感。1990年,香港实业家邵逸夫爵士来兰,为感谢他向兰州大学捐赠修建科技馆,兰州大学向何鄂特意订制了一件汉白玉黄河母亲纪念像,赠送给邵逸夫。

2014年,何鄂为黄河母亲走进台湾重做泥塑

台湾著名雕塑家李再钤来兰州后,撰文《黄河母亲甘肃兰州黄河岸上的母亲雕像》并发表:她象征中华民族源远流长、不屈不挠,缔造了灿烂的华夏文明,展示了新文明诞生与展望。她无疑代表了一种新时代的精神。同年,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理事会主席、著名雕塑家文楼先生来兰观看了黄河母亲,并访问了何鄂。

1997年,为庆祝香港回归,人民日报海外版出版纪念年历,黄河母亲选为首页。香港大学生代表也来到兰州,将从香港带来的泥土洒在黄河母亲雕像身边。

1999年,澳门回归,何鄂捐赠汉白玉黄河母亲,由文化部转赠给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存入澳门艺术博物馆永久收藏。

2015年,何鄂再塑黄河母亲,由国台办、兰州市政府捐赠给台湾淡江大学。雕塑安放在淡江大学淡水校区的牧羊草坪北侧,面向大陆西北方向。

有人用诗歌、文字来抒写情怀、有人用绘画来表达感情,我用我的雕塑表达我对中华民族的情感。千千万万来看过她的人,也一定能感受到这份情感。他们对雕塑的欣赏,不仅仅是对我的认可,而是对这份共同的感情的认可。何鄂这样解释着黄河母亲带来的情感互动。

黄河母亲,用无声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城市、民族的历史,折射出文明久远的光辉,更承载着一种绵绵不绝的文化力量。

而立:唯一之美守望千年

作为黄河母亲的缔造者,何鄂对于这座雕塑的关注持续不变。

2002年,她偶然从网上看到,陕西合阳县洽川风景区的黄河河心岛上出现了一座黄河母亲的仿制品。何鄂将洽川风景区旅游航运中心告上法庭。虽然赢得了官司,但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随着黄河母亲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仿冒的黄河母亲不断出现。

2009年,山西、山东的两市县仿冒的黄河母亲像相继落成,并且都是由当地政府部门主建。雕塑的人物表情、五官协调性、体态等方面艺术表现水平粗劣低下。

尽管对方多次找人协调,希望给钱、道歉了事,但何鄂坚决不接受。2010年3月,就山西大宁县与山东滨州市的侵权行为,何鄂将两地政府告上了法庭。开庭时,73岁的何鄂辗转2000多公里赶到滨州亲自出庭。

作为一名艺术家,何鄂有着对文化的理解:仿冒危害的不是我自己,而是对当代新文化建设的破坏,黄河母亲是独一无二的,仿冒的雕塑粗劣丑陋,破坏了人们对公共艺术美的欣赏,大家天天看,也会影响人们的审美和观念。

我坚持对簿公堂,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明白,一件成功的城雕作品能独到地体现这个城市的本质特征,复制、盗版别人的东西,不但是对自己城市的不负责,也破坏了正常的文化建设秩序,伤害的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这一创造性脉络的筋骨。何鄂选择相信法律、尊重法律,她要用法律的武器来捍卫权利。

如同哥本哈根的美人鱼、纽约的自由女神、深圳的孺子牛一样,黄河母亲于兰州不可分离,雕塑与城市之间相互依存,独一无二。若失了唯一性,也就失去了城市各自的独特性。

2010年,60年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展,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黄河母亲和人民英雄纪念碑、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大型雕塑等60件雕塑获此殊荣。

巧合的是,为何鄂颁奖的是住建部副部长宋春华,23年前,他主持了黄河母亲的落成仪式。

对于自己的这件成名作、代表作,何鄂时常会去走走看看。黄河母亲20年时,她邀请了20年前的合作者,原北京市建筑艺术雕塑厂厂长毕德林,自己出资为母亲重整妆容,亲手修整打理。

5年前,她发现黄河母亲东侧花坛长出一棵树,损害了黄河母亲的艺术效果,就致信兰州市政府领导,不久收到回音,七里河区政府安排人做了处理。最近,她又发现有棵树遮挡了雕像,也已经上报请求处理。兰州市领导在第一时间派人进行了处理。

我想说,我已65岁,今后的岁月已不会太多。我能够奉献给中华民族的,唯有雕塑!我能给予我们这个时代的,唯有雕塑!在2002中国北京国际雕塑学术研讨会上,何鄂宣讲了自己的论文《一件城市雕塑的对话》,讲述了雕塑作品黄河母亲的创作过程以及自己对雕塑艺术的心得,她用上面那句话为论文结尾。

十多年过去了,年近80岁的何鄂每天仍然要花十几个小时在雕塑作品的创作上,不忘初心。

今年,在黄河母亲诞生30周年之前,何鄂提出了举办首届黄河母亲节暨黄河母亲30周年纪念活动,并希望发挥生命的炽热,在兰州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尽心尽力为兰州建成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情系母亲河黄河雕塑长廊,同时,准备将自己所有的作品、文献等心血全部捐给兰州市政府。兰州市政府当即决定为何鄂建造雕塑艺术馆。

5月8日,在又一个母亲节到来之时,由兰州市政府主办的首届黄河母亲节将在黄河岸边启幕,各种纪念活动随之展开。迈入而立之年的黄河母亲,看上去依然年轻隽美,却又似伫立千年,生生世世守望着黄河儿女。


 

【温馨提示】欢迎各级宣传部、融媒体投稿;广告发布,广告片策划拍摄;纪录片、微电影、宣传片、短视频拍摄。

转发本网站信息,必须注明“来源纪录网”。

投稿邮箱:56253916@qq.com

新闻采访、业务联系电话:18152105610(微信同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