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编绘 魏孔连 文/图(来自黎黎娱乐 贺登年)兰州方言很有意思,说啥都带“子”,吃的、穿的、用的、说的、做的都离不开一个“子”字。
零食叫的是嘴巴子,家常便饭是一锅子,晚上爱吃个面片子,切上些肉了揽臊子,来客人就吃拉条子。
包子、饺子、呲耳子, 过年炸的油果子, 蒸馍馍先烧个灰蛋子, 先蒸上些刀把子,再蒸上些荷叶子。
还要蒸上些包谷面的马蹄子, 再蒸上些花卷子, 还要蒸几个韭菜格格子, 最后蒸上几个碗坨子。
马爷街上卖滴是酿皮子、灰豆子,还有酥饼子、甜胚子、麻辣串串子、包谷面的糊糊子。
《姑舅哥吃的多,走地路端的锅》。 姑舅哥是个左撇子, 从小就是个拖鼻子, 八岁了说话还是秃舌子。
阿舅惯成个痴娇子, 考试老是烧把子, 经常挨老师的戳脖子, 上课话多爱攒挷子。
结交的都是二流子, 不务正业的烧料子, 跟上学成个老油子, 大话连篇的谝客子, 巴结土豪舔钩子。
事情办砸了倒臊子, 吝啬的舍皮叽叽子, 尽跟他妈要票子,爹妈为了顾面子。
牙打掉了咽肚子, 把人气的跳蹦子, 骂他是个半吊子, 从小到大啃老子。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