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保民 专题摄影
应临夏文广部门的邀请,我们一行五人赶赴临夏,现场观赏了“牡丹月里来”花儿主题音乐会。
花儿是流行于甘肃省临夏、甘南、岷县等地的独具风格的民歌,具有高亢嘹亮、挺拔明快、激越动听的特色。"花儿"最早是起源于甘、宁、青一带少数民族的情歌。早在清乾隆时代就负有盛名。2004年10月19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中国花儿之乡"称号。
临夏花儿,主要流传于甘肃河州(今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一带。它是花儿两大派系中流传范围最广、影响最大、音像出版物最多的一派,极受汉、回、东乡、土、撒拉、保安、藏、裕固等八个民族广大群众的喜爱。
临夏花儿的特点是曲调丰富,以抒情见长,文词优美、朴实、生动、形象,结构严谨。被称为“大西北之魂”和“活着的《诗经》”,2009年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牡丹是花儿的象征,在歌名、曲调名、唱词、衬句中是无所不在的,其地位的显赫和人们赞美的程度,已到了"牡丹崇拜"的地步。“花儿本是心上的话,不唱是由不得自家;钢刀拿来着头割下,不死就是这个唱法。”
作者 于保民 近照
于保民,河南省巩义市人,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退休干部。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摄影家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中国金融摄影家协会会员。
自1982年摄影作品《一丝不苛》获兰州军区后勤部“八一影展”二等奖至今,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新闻及艺术类图片2000余幅,《幸福》、《虔诚》、《薪火传承》、《金城红流》、《雾锁崆峒》等300余幅摄影作品在全国及省级摄影大展获奖,2009年出版图文游记《天路历程》,2011年出版摄影作品集《世相》。甘肃省摄影家协会第三、四、五次代表大会代表,2010年为新华社签约摄影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