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网讯】(顾正萍 摄影报道)又是一年春来到,兰州市皋兰县百年梨园梨花盛开,桃花杏花争相竞放,正是游人赏花踏青的好时节。4月28日,记者来到位于皋兰县忠和镇六合村的兰州绿洲贤居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品味这里的农家风味美食,体验亲子采摘、农家生活,放飞心情。
当日,记者驱车到皋兰县忠和镇,再经过几分钟的车程便来到了忠和镇六合村的兰州绿洲贤居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这是一家以绿色种植、养殖为主体的合作社。放眼望去,合作社打造的农庄正好在大山脚下,近前是几个现代的温室大棚,旁边是几片杏树林,足有好几百棵树。来到农庄,首先映入眼帘的一排仿窑洞的建筑,是山庄的餐饮区和休闲区。顺台阶上,就是木屋民俗休闲区。两栋木屋非常显眼,被周围的桃花映衬着,有点世外桃园的感觉。脚下环绕一周的栈道,走在上面一边散布一边观景。凉亭下,可以喝茶、休闲谈心,好不惬意。
在采摘大棚里,记者见到了兰州绿洲贤居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牟先菊,她正在查看大棚里甜瓜的长势情况。经过交谈,得知理事长牟先菊是土生土长的忠和镇人,之前一直在青海从事农业开发。受有关领导邀请,近年回家乡忠和镇创业。
据了解,兰州绿洲贤居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流转承包土地700余亩,种植西瓜、白兰瓜、白凤桃、红富士、早酥梨,蔬菜丰富多样,有生菜、西兰花、菜花、豆苗、辣椒、西红柿、西芹、荷兰豆、甜豆等十余种农产品。产品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年产量近3000吨,销售额达到1500万元。2019年被授予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合作社现有员工 120多人,专业技术人员30多人,拥有高标准的生产车间、保鲜库、设备以及管理系统。合作社和农户严格信守合同,稳定和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基地和农户的双赢。
合作社在绿色旅游开发上做文章,致力于打造现代农业观光产业,发展田园观光、采摘、餐饮等为一体的产业集群。
大棚的甜瓜种植采用甘肃省农科院的新型吊式种植方式,既食用又观赏,带着孩子体验亲子采摘乐趣的同时,让孩子们了解农业生产知识,在快乐中成长。在这里休闲旅游除了感受原生态田园风光的舒适和美之外,还可以品尝具有当地特色风味的农家饭,土豆、红薯、玉米、土鸡等烧、蒸、煮色香味俱全,纯绿色蔬菜、山野菜自行采摘,体验农家生活。
眼下,五一黄金周的到来,正值春暖花开,山青草绿时节,游客踏步而至,络绎不绝。家住兰州市开车带着老人和孩子的陈先生说,没有想到皋兰县六合村还有这么个好地方,开车30分钟就到了,在这儿空气好,小孩玩的开心、老人在田园散步,能吃上绿色蔬菜,连吃带玩一家三四口人一天几百块钱就够了,特别舒适。
兰州绿洲贤居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经理牟志军介绍,生态农家山庄,农家餐饮,以休闲观光、亲子采摘、木屋民俗等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吸引了周边大批的旅游者前来观光,从上周开始,天天游客不断,周末人更多,有时人太多了我们就采取限车限人的办法以保证大家的安全。
牟先菊介绍说,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与500多农户签订入社、种植协议,收购合同,同时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177户628人,通过积极探索、创新“包销+贫困户种植”的扶贫模式,合作社无偿向贫困户提供免费的技术培训和服务,由贫困户负责种养,合作社按不低于市场价进行集中收回,为困难群众打开一扇扇脱贫致富门。
50岁的陈海花是忠和镇四社村民,儿女在外上学,夫妻俩在家种瓜及蔬菜,三四亩旱地一年仅收入二、三万根本不够维持生计,为此,夫妻又租种了它人的地,并从去年开始起利用农闲时间到家门口的合作社来打短工。“剪树浇水施肥打扫卫生啥都干,在家门口一个月收入三千多,既能增加收入还能顾上家里”陈海花一脸满足的表情。
目前,皋兰县文旅产业开发仍以政府部门为主体,今后要充分发挥旅游公司投融资作用,广开筹资渠道,按照“景区管委会+旅游开发公司”模式,依托什川古梨园景区资源优势,建成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经营实体和市场主体,鼓励扶持旅游资源富集、设施农业规模较大的村集体成立小微旅游公司发展旅游餐饮、特色民宿等产业,壮大集体经济是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皋兰县提出要以什川、忠和、九合等旅游资源富集、设施农业规模的镇村为主,借助“农村三变”“乡村振兴”等政策,大力实施旅游示范镇村创建工作,通过“公司+村集体+农户”模式,建成一批以田园农业观光、民俗文化体验、乡村休闲度假等为特色的乡村旅游示范点为基础,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工程,鼓励通过举办采摘节、田园美食节、户外健步节、露营节等乡村旅游节庆活动,不断增强乡村周末休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在牟先菊看来,根据皋兰县文旅产业发展总体要求,合作社以基地建设为基础,将种养殖和旅游开发结合起来,延伸文化旅游休闲为主的产业链条,进入新时代,要跟上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速度。今后合作社首先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提高种植技术,有序的扩大种植面积,实现产业化经营和多元发展,完成基地从简单的种植业向观光农业的转变,努力构建现代农业科技展示平台;其次要立足于产销一体的经营模式,努力提升品牌影响力,致力于打造皋兰县第一现代农业品牌;最后要发挥合作社引领和辐射作用,流转更多土地,为周边贫困村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
皋兰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陈大名介绍,近年来,皋兰县大力推进文旅事业发展,通过开展“黄河鼓韵”文化艺术节、“三下乡”活动和深入实施“一村一品”群众性文化精品创建工程,实现群众文化活动多样化、常态化。配齐配全文化体育活动器材设施,有效保证了群众性文化活动正常开展。将旅游扶贫作为实现生态保护和产业扶贫双赢的关键之举,建成农家乐200多家,依托特色文化资源,打造太平鼓、魏振皆书法、兰州鼓子3张县域文化名片,软儿梨、白兰瓜、禾尚头面、接官亭羊肉旅游商品等县域文化旅游商品品牌,实现年销售收入1.8亿,探索出了一条文旅产业助力脱贫攻坚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