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网

乡村振兴农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学习频道
2020-12-14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评《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研究》

作者 张国才

结合国际经验分析,传统农业产业在现代工业文明框架下逐渐边缘化,主要表征是传统农业贡献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且农业产业体系不断接受工业化改造,如以“种植业”为核心,向周边开拓禽畜饲养、食品加工、农机设备等新领域,将原本单一、封闭的传统农业瓦解,重新塑造农业产业链或产业集群。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直至传统农业完全进化为现代农业,其间农业“原生态要素”不断被剥离、解构、异化,新生成的现代农业要素通过组织联合,扩大了自身与社会文化的交集范围。例如,发达国家(欧美日韩等)传统农业所占GDP约为2%,但整个农业产业体系却十分庞大,基本维持在8%~10%左右,其中极具地域、民族、宗教色彩的“农业文化”开辟了巨大的收益空间。

当前中国处于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拐点。从数据看,早在2010年中国传统农业所占国民经济总量已跌破10%,但后续的现代农业系统却并未形成,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之后,为我国农业产业体系建立健全指明了方向。《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年12月版)一书由周应恒著写,本书通过制定现代农业发展战略路线,为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总览全书,具备三个明显特色。

视野开阔,将乡村振兴战略映射于国内外场域

乡村振兴战略核心任务是统筹农村社会文化、生活、生产、生态等多元效能,在宏观上缩小城乡各领域发展差距,在微观上重构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这一过程中既要关注人类社会农业文明的共性特征,也要考虑中国社会农业文明的特殊之处。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社会的“底色”就是乡土性,这种底色也恰恰是中国社会的特色——漫长农耕文明历程所沉淀的不仅是如何种植、如何养殖,同时也孕育出了中国传统文化。而在工业文明凌驾于农业文明之后,城市文化也在乡土文化面前咄咄逼人,因此要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文化产业的振兴是不可或缺的。但从国际经验来看,农业现代化又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及趋势,乡村文化产业振兴不能走回头路,在坚守传统文化内核的前提下,要积极与农业产业融合,需要寻求新的载体形式。本书将国际先进现代农业模式、经验、方法等导入到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立足国情探索新的出路,如食品加工、有机农业、乡村旅游等,保障了乡村振兴战略成果及效应的可持续性。

思路科学,倡导以农业产业链塑造三农文化链

乡村振兴战略是基于城乡发展不均衡这一前提提出的,仅从经济角度衡量,农业产业整体落后于工业产业是不争的事实,但就文化财富蕴含量方面,前者又远超后者三个数量级—文化积累量、文化传承性、文化影响力,最大的缺陷在于农业文化被边缘化工业产业所创造的文化可以聚合在一种产品或服务内,在市场流通中完成文化传播,而农业文化则根植于三农载体,处在相对静止的状态。本书提出了一个非常科学的思路,即将产业问题交付给产业策略去解决,通过重新塑造农业产业链,实现农业产品及服务的品牌化,而农业文化渗透到农业产业链各个节点,如农村风俗文化、农业绿色文化、农民艺术文化渗透到农产品宣传、营销、推广等环节,塑造一条“三农文化链”。作者提出要从田抓起,通过发展生态农业、生产绿色产品,一路贯穿餐桌、食品加工厂、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食品出口等各个环节,这样有利于某一区域内的农业文化经市场流通途径向外传播,同时这一过程中也打通了城乡之间的文化壁垒。

方法务实,强调农业与文化产业因地制宜融合

“因地制宜”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基本原则。农业产业对生态自然条件有着极高的依赖性,这也是造成乡土文化场域相对封闭的主因。要实现农业与文化产业的有效融合、协同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就不能逾越地域文化蕴涵,包括乡村治理、风俗改良、产品创新等诸多方面,应最大程度保留“原汁原味”的文化意象。本书在遵循因地制宜的前提下,提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可按照东部、西部、南部、北部四大区建立发展模式,通过实践现代农业“区域发展模式选择论”达到求同存异的融合目标。此外,在整体思路及技术路线的构建上,本书认为科学技术是促进农业与农村文化产业融合的主要动力,通过完善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及创新应用体系,能够为农业与文化产业因地制宜融合形成可靠保障。

(本文作者张国才,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党组书记、院长 、副研究员)


【温馨提示】欢迎各级宣传部、融媒体投稿;广告发布,广告片策划拍摄;纪录片、微电影、宣传片、短视频拍摄。

转发本网站信息,必须注明“来源纪录网”。

投稿邮箱:56253916@qq.com

新闻采访、业务联系电话:18152105610(微信同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