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陈功章 文/图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亲历者、见证者和记录者,杨树信、杨焕光、杨小佩三代摄影人用镜头聚焦时代发展,用影像见证社会变迁……
相机不经意间记录下的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的瞬间,经过岁月的洗礼,成为珍贵的时光记忆。每张照片都承载着一个记忆,是社会发展重要时刻的忠实记录者,改革开放四十年,小小的照片不仅见证了人们生活的变化,也记录了时代的变迁。
杨树信讲述自己当年的摄影培训笔记
杨树信1960年9月由天祝县选派到甘肃日报社参加了甘肃省新闻摄影培训班,1980年成为甘肃日报武威记者站的驻站记者,1983年从记者站到甘肃日报社,与摄影结缘60多年,期间采访拍摄发表了数百幅三农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新闻作品。
杨树信作品外国友人游甘南
杨焕光制作图片
杨焕光自幼受父亲的影响开始接触摄影,15岁就能独立完成拍摄及暗房冲印放大,下岗创办了兰州市光达影像,专业从事影像服务、摄影组织工作。“光达”字号来自于杨焕光的父亲,杨树信说“摄影是光的艺术”,取一字“光”、再取柯达公司一字“达”是谓“光达”,睿智的父亲透过名字对儿子的这一事业寄予了厚望。
杨焕光的摄影作品“阿甘煤矿”
杨小佩与客人沟通
杨焕光的女儿杨小佩学生时期就代表中国90后摄影爱好者向伊士曼柯达方熙总裁赠送了自己的摄影作品集。2015年创立远光照相馆,通过线上、线下新模式,成功将“最美证件照”引入甘肃,与其爱人师若乾经过不懈的努力,成为“最美证件照”西北地区的引领者,将光达引向时尚,书写了大学生自主创业、摄影服务网络化的成功典范。
最美证件照
现如今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照片是大家文化精神的需求,对照片的欣赏水平以及对拍摄的个性化、品质化的追求也越来越高。杨焕光闲下来时也会翻看三代人这些年来的一些影像资料,从他们拍摄的照片的变化,也是国家改革开放这么多年的一个缩影,能够看到社会的发展变化,更能看到老百姓生活日新月异的变迁。
杨焕光摄影作品记录下的兰州新区建设
从过去的各地采访拍摄到现在的照相馆,杨焕光三代人的拍摄理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前拍摄偏向于写实和记录,现在的摄影更偏向于创意和艺术,但唯一不变的是三代人对摄影艺术的追求,都是想把这一张小小的照片拍摄制作到精致唯美,同时记录下人生中每一个精彩的瞬间,见证人们生活得美好。
杨小佩的作品“兰州人家”
温馨提示
纪录网邮箱,862826308@qq.com 欢迎投稿。
新闻采访联系电话:18152105610
特别声明,本网站发布信息,是传播信息满足读者阅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邮箱同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