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网

传统的油纸花伞名扬海内外 中国伞乡泸州行有感

摄影频道
2021-05-23



郭德明 纪实专题摄影

中国伞种类很多,有南派北派地域之分,有油布伞、油纸花伞之别。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分水岭镇,被称为中国伞乡之美誉,这里,以汉文化元素传统的油纸花伞名扬海内外,被列入国家级非遗文化名录。

泸州分水岭镇油纸花伞历史,源于明末清初,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是泸州油纸伞的“黄金时期”。特别是40年代晚期至50年代初期,靠近泸州小市码头的珠子街是当时泸州的“油纸伞一条街”。极盛时期,泸州境内共有大小油纸伞生产厂家100多家,从业人员上万人,主要集中在现江阳区蓝田、泰安、沙湾、分水、弥陀、小市等地,年产纸伞2000万把。

这里,油纸花伞产业是镇里的重头戏,几乎家家户户都是制伞人家,人们的谈论与说到都离不开花伞话题。油纸花伞不但品种繁多,花色丰富,而且小到淑女床头的饰物挂件,大到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撑开数十平米的巨型油纸花伞,偌大的花伞,撑开的是锦绣山河,绽放的是满目春色,巧夺天工的制作,很震撼……

据说;这里每年的花伞产量有几千万把,产值数千万元,是镇里主要的利税大户和经济支柱,更是泸州市对外开放,对外交流的文化名片与纽带。油纸花伞成为工艺品、装饰品、旅游产品、文化产品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社会文化多元的结果,更是一种生活情操的时尚和标志。这种纯手工、纯植物的民间工艺品,融进了更多的艺术内涵与文化元素。

泸州制伞业起源于明末清初,其生产制作历史与泸州老窖差不多。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是泸州油纸伞的“黄金时期”。特别是40年代晚期至50年代初期,靠近泸州小市码头的珠子街是当时泸州的“油纸伞一条街”。极盛时期,泸州境内共有大小油纸伞生产厂家100多家,从业人员上万人,主要集中在现江阳区蓝田、泰安、沙湾、分水、弥陀、小市等地,年产纸伞2000万把。历史上泸州主要以制作雨具的“大红伞”为主。上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钢架伞与布伞的的普及,实用方便的钢架伞逐渐取代了油纸伞,以前从事油纸伞生产的人纷纷转行。至90年代。只有为数不多的人在进行生产。

非遗名录《毕六福油纸花伞厂》,是这里响当当的知名企业,只要你询问伞厂在哪里,大人小孩都会给你热情的指路。一百多道工序的凝固,一百多道编制的升华,就是在这古镇瓦房的空间里孕育,这些能工巧匠们融进了自己的心血与汗水,以美丽的传说与神话畅游着西湖的猜想……

说来也怪;分水岭这地方,每到雨季,断断续续的毛毛细雨下个没完,这样的阴天当地人习以为常,而对于我这西北人来说真有点不适应。尽管如此,古镇如常的生活风情和叫卖,多多少少调节了视觉,那种渴望晴天的心情,完全融化在眼前的瞬间里了。

这里的人们很好客,这里的乡亲们很热情,只要你询问,只要你拍照,他们都会做出积极的配合,不存在拒绝与排斥的现象。不得不说;人口大省的四川文化素质不凡,人们的意识开放灵活,对于文化传媒与各种摄影采集,理解上很拓展。

分水岭镇与著名的尧坝古镇一样,相距二十多公里,可以说就是毗邻左右。因此,这里的风土人情都是一样的,这里的赶集也是地气满满的热闹非凡。低角度采集活禽交易,捕捉买卖双方的较真,享受那只有特定环境才能看到的瞬间情景,的确是一种获得与享受……

中国伞乡泸州分水岭,一个让你来了还想来的古镇,一个让你充满遐想与憧憬的乡村驿站。


【温馨提示】欢迎各级宣传部、融媒体投稿;广告发布,广告片策划拍摄;纪录片、微电影、宣传片、短视频拍摄。

转发本网站信息,必须注明“来源纪录网”。

投稿邮箱:56253916@qq.com

新闻采访、业务联系电话:18152105610(微信同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