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网甘肃讯】(融媒体中心 报道)甘肃省委组织部等5部门《关于印发<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文化工作者专项实施方案>的通知》下发后,甘肃省文旅厅以项目实施为载体,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为落脚点,结合甘肃省“三区”地域特点和文旅资源特色,统筹规划,精准实施,借势发展。自2013年开展专项工作以来,全省共选派(招募)11468名(人次)、分20余批次培养908名文化工作者,一批批“三区”文化工作者扎根基层、扶德扶智,全省“三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成效明显,社会效应向好,是盛开在陇原大地的一朵“奇葩”。
激发“三区”文旅人才的感召动力,提供精神源泉
截至2020年底,通过选派和培养1万余名“三区”文化工作者,尤其是输送和招募文化人才扎根“三区”乡村,人才的感召和集聚作用优势突显。一方面,深入挖掘“三区”丰厚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和民间文化资源,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巩固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苦瘠甲天下”之称的定西市利用“乡村舞台”“三讲四送五评”送文化下乡、“双百双千”活动和“百场文艺配送共享”工程,先后指导创排村歌《胡家门之歌》《有一个地方叫林家屲》、快板《十九大精神放光芒》、舞蹈《和谐新时代》等讴歌时代、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艺精品节目40多个。回族和藏族较集中的临夏、甘南民族自治州,文化工作者主动上门服务指导,开展农牧村文艺社团活动,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历史文化资源、优秀民俗文化资源,整理非遗资料,为民族地区群众注入了精神动力。另一方面,“三区”文化工作者培养和带动了一大批基层的文艺骨干和文化爱好者。通过提供技术指导、业务辅导、创意策划等智力支持,激发“三区”群众参与热情,创排了一批源自生活、积极向上、生动鲜活的优秀文艺作品,使群众有了业余文化生活的主阵地,提升了群众文化自我娱乐、自我教育的魅力,极大程度上抵制了“黄赌毒”和不良文化危害,从思想认识源头上维护了社会稳定。
放大“三区”文旅人才的酵母效应,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人才支撑
通过选派(招募)人员积极从事乡村文化的文艺活动策划、舞蹈创作培训以及乡镇综合文化站业务建设、农家书屋业务指导,与“乡村舞台”建设、精准扶贫和“文化惠民”等群众文化活动相结合,积极开展特色鲜明、群众参与度高的文化活动,有效地丰富了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受援单位的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平凉市组织策划文艺演出、创作辅导、农民运动会、全民阅读等群文活动,组建村级民间自办文化社团2000余个,培养乡土文化人才6000余人;定西市实施“百千万”文化活动工程,组建文化志愿者协会、漆雕、砖雕等非遗项目培训班,部分村社利用剪纸、麦杆画等非遗项目产业,扩大了村民的经济收入;临夏州临夏市组建36个农民自办文化社团,创排并定期演出河州花儿等一批特色鲜明、群众欢迎的文艺节目,极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乡村振兴成效显著。2015年9月,原文化部在陇南市召开了全国“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规划纲要座谈会暨甘肃省“乡村舞台”建设观摩会;2020年9月,文旅部在兰州市召开了全国乡村旅游与民宿工作现场会。同时,通过专业技能培训和挂职实践锻炼进行专项培养,为“三区”培养了一批业务骨干,一茬接一茬,有力提升基层文化和旅游骨干素质能力及专业水平,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人才支撑。
强化“三区”文旅人才的纽带作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内生动力
积极有效发挥了输血支援和造血再生作用。各地选派“三区”文化工作者到基层开展服务,变“送文化下乡”为“下乡种文化”,带动了当地一批乡村文化能人、基层文化志愿者和文艺爱好者的成长。与此同时,“三区”文化工作者发挥自身优势,通过传授技能、开展培训、平台宣传等方式,积极推动文化扶贫,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天水市采取“1+N”模式,将“三区”文化工作者与脱贫攻坚、乡村旅游、非遗传承、公共服务等相结合,各县(区)借力借势,组织开展广场文艺汇演、群众歌咏比赛、群艺大舞台等民间文化活动。平凉市选派(招募)文化工作者到贫困村开展扶贫政策宣讲、扶贫知识普及、公序良俗传播等工作,举办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文化技能培训班。庆阳市、临夏州组织农实艺术师开设刺绣、剪纸、布贴画、耳枕和砖雕、保安腰刀制作培训班,为群众经济创收。甘南州利用生态文明村建设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程建设等时机,把全州284个贫困村优先建设成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内生动力。截至2020年底,甘肃省创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310个,培育乡村旅游合作社301个,发展农牧家乐21500户,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32个、田园综合体10个,带动脱贫55万人。
聚集“三区”文旅人才的潜在智力,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供了聚势之力
敦煌研究院等省直单位的选派人员深入天水、陇南、临夏等市州,协同文物保护单位对田野考古操作规程、墓葬清理技术、文物保护技术、RTK测绘技术及考古绘图等技术指导,对文物保护的开展、实施、藏品预防性保护和修复等进行现场教学和培训。省文化艺术研究所协调中央电视台11频道记者,抢救性拍摄陇南影子腔“老乱弹”剧目6部、声腔曲调7种,指导“西和麻纸”申报国家非遗项目。各市州“三区”文化工作者利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开展知识讲座、专题培训,挖掘、整理、传承当地非遗资源,忠实记录乡土、民族文化风貌,将当地文化资源“物化”“活化”和“转化”,助力打造贫困地区特色文化品牌,带动了产业发展。如,兰州市红古区搜集整理的“红古石碑刻”被成功申报为省级非遗项目,窑街镇“鞭杆子”申报为市级非遗项目。天水、陇南市和临夏州组建秦腔、花儿、剪纸协会和傩舞传习所,利用当地雕漆、柳编、砖雕等非遗传承项目,组织村民打造特色文化富民产业。定西市临洮县南屏镇吴存强先后编纂《临洮南部方言及生产生活器具名录考究》《名谚顺口溜》《麦梭记忆》《家乡的舞蹈—西番婆》《秧歌唱词》等。庆阳市华池县艺术大师安春霞开设刺绣培训班,庆城县国家级艺术大师薛秀梅举办剪纸艺术展,使沉淀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护传承。
发挥“三区”文旅人才的引导作用,为乡村文化阵地提供了基础保障
大批文化人才以文化站和村级文化活动室为主阵地,培育乡村文化品牌,指导组建村级自办民间文艺社团,把文化服务延伸到镇村,将当地群众所喜爱的民间曲艺、歌舞等艺术形式搬上舞台,激发了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形成了“三区”文化人才“搭台垒灶”、基层群众“掌勺下料”的喜人局面。如,省歌剧院、省文化馆从群众文化活动策划、节目创编、舞蹈编导等专业组织辅导培训,省陇剧院为庆阳市创排本戏《樊梨花》、折子戏《鬼怨》《挂画》、秦剧《南梁、南梁》《月亮湾》,省文化艺术研究院为临夏州“花儿”数据库提供技术指导,陇南、平凉等市开展送文化下乡、体育比赛、文化资源普查、文化站达标、非遗资料搜集整理、组建村级民间文艺社团等。同时,大量拥有农村实用文化人才职称的民间文化传承人或基层文化艺术从业人员被招募进“三区”文化人才队伍,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乡镇文化站“开门难”、农家书屋“无人管”和基层文化人才缺乏、业务力量薄弱等问题,起到了守卫乡村文化阵地,守护群众精神家园的重要作用。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李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