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网

以“强科技”支撑引领“强省会”系统推进兰州高质量发展

名企频道
2022-06-19

名企频道新版03.jpg



文/图 融媒体中心

“强省会”必须要“强科技”赋能助力,作为省会城市的科技部门,要强力推动“强科技”行动早见效、见大效,加快构建要素齐全、载体有力、企业主导、转化畅通的创新体系,全力为“强省会”打造“动力之核”。

3_副本.jpg

一、兰州市科技资源情况

兰州作为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集聚了全省70%以上的科技资源,在核物理、冰川冻土、石油化工、航空航天、旱作农业、防沙治沙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在国际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优势学科群。目前,拥有以兰州大学为代表的高等院校30所,独立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事业单位66家。拥有国家实验室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7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9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9个、甘肃省技术创新中心9个、甘肃省科技创新服务平台12个、国家大学科技园3个、新型研发机构13个,“两院”院士39名(其中人事关系在兰院士17名、外聘院士22名),科技活动人员7403人。

IMG_0189_副本.jpg

二、兰州市科技创新做法及成效

近年来,兰州市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出台促进科技创新“50条”等配套政策,加快建设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与省科技厅共建了兰州科技大市场,成功举办五届兰州市科技成果博览会、承办四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建成运营兰州科技创新园,兰州石化科技创新中心正式揭牌成立,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81家,“十三五”以来驻兰单位科技创新共获得国家奖励30项,科技进步贡献率和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分别提升至60.4%和79.53%,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12%,正式迈入国家创新型城市行列,连续3年成为全国15个创新策源地城市之一。兰州新区入选第二批“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连续5年领跑国家级新区。兰州高新区、兰州经开区在全国的综合排名大幅提升。

IMG_0260_副本.jpg

三、以“强科技”支撑引领“强省会”的思路及举措

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科技厅的支持帮助下,坚决扛起“先发力、带好头”的政治责任,坚定不移把“强科技”作为“强省会”的核心战略支撑,顺应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建设国家创新示范城市为目标,着力建设兰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驱动重振兰州制造,全面构建“大兰州、大科技、大创新”工作格局。

(一)持续增强创新策源地科创优势。持续加大对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在兰“一院三所”、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等中央在兰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国家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在生态修复、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核能氢能利用等领域保持创新优势,争取产出更多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加快推进重离子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干旱生境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中子工程应用综合研究设施等高水平创新载体建设。支持兰州石化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先进新材料研究院。推动兰州石化公司与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建设“中法分子筛联合实验室”,打造国际创新合作平台。力争进入国家创新策源地城市前10位,辐射引领全省创新发展。

(二)聚力推进兰白两区赋能升级。全面落实“省统筹、市建设、区域协同、部门协作”工作推进机制,健全完善计划直接上报等直通机制,配合省上制定自创区条例。坚持全域融合和“自创共享、交通共建、生态共治、文旅共线、产业共链”的理念,加强与白银自创区的联动,协同推进两市互补互促发展。加强创新资源配置和产业发展统筹,做强做大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主导产业,拓展军民融合、航空航天、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提升支撑力和带动力。持续深化“兰白两区”与上海张江自创区战略协作。推动陇粤共建“大湾区•兰白自创区中医药创新发展示范区”,打造“兰白两区”科技对外合作新标杆。

IMG_0250_副本.jpg

(三)加快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施科技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实施“保存量、促增量、提质量”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行动。支持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等加快发展,全面增强孵化能力。建立健全“链长制”科技支撑服务体系,采取靶向扶持“链主”企业、”“盟主”企业。全力落实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等税收优惠政策。办好科技成果博览会、中国创新挑战赛,发挥好兰州科技大市场、兰州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作用。力争每年培育高新技术企业80家以上、全面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400家以上、建设企业研发机构5家以上、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基地10家以上、培育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以上、培育众创空间10家以上、全年认定技术合同成交额70亿元以上。

(四)加快打造科技人才高地。健全科技领军人才发现机制和项目团队遴选机制,靶向引进一批“高精尖缺”人才。根据省科技厅统一安排,试点开展“强工业”科技特派员制度。组织开展重大人才专项“揭榜挂帅”活动、“活力金城”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在全市人才创新创业项目中设立“青年科技人才专项”,支持45岁以下科研人员主持承担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的比例不低于50%。积极争取落实科技创新人才个人所得税减免优惠政策。进一步赋予科研人员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力争每年支持科技人才及团队开展项目研发100项以上,支持资金2000万以上。

IMG_0114_副本.jpg

(五)着力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绿色制造领域,依托“兰州石化科技创新中心”,支持兰州石化打造中国石油超洁净聚烯烃和丁腈橡胶化工新材料原创技术策源地,解决我国高端聚烯烃产品、电容膜聚丙烯等“卡脖子”关键材料基本依赖进口等问题。生物医药领域,支持开展生物制品、医疗器械、中药饮片、医疗美容、中药制剂、道地药材精深加工等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示范。

“四新”产业领域,支持提升镍钴新材料、高性能合金、高端前沿材料研发生产能力,开展特色食品、健康食品、乳制品、饮料等食品加工技术升级与产业化,建立新能源绿色供给技术体系,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发展应用。现代农业领域,支持选育一批适合机械化生产、抗性强、品质优的作物新品种。支持耕地质量提升与保育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减施化肥农药增效技术、数字农业技术等研发。社会发展领域,支持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等先进适用技术成果转化推广。

IMG_0120_副本.jpg

(六)扎实推进科技改革举措落地。加快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三年攻坚任务落实。推进国家和省、市有关科技政策全面落实。改进科技项目立项和管理方式,建立“科技部门牵头、产业部门配合、各部门联动”的科技项目协同形成机制,探索“企业出课题、高校院所搞攻关”和“高校院所研发成果、企业承接转化”等项目组织模式。开展项目决策自主化和经费包干制试点。推进科研诚信建设,加强科研活动全流程诚信管理。持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抓紧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兰州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兰州市贯彻落实强科技战略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年)》。


纪录网宣传照片最新04.jpg

【温馨提示】欢迎各级宣传部、融媒体投稿;广告发布,广告片策划拍摄;纪录片、微电影、宣传片、短视频拍摄。

转发本网站信息,必须注明“来源纪录网”。

投稿邮箱:56253916@qq.com

新闻采访、业务联系电话:18152105610(微信同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