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明 专题摄影
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是丝绸之路西出关中之要塞。自古就有“中华道教第一山”之美誉。西接六盘山,东望八百里秦川,南依关山,北峙萧关,泾河与胭脂河南北环抱,交汇于望驾山前,海拔高度在1456—2123.5米之间,垂直高度为667.5米,主峰海拔2123米,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总面积83.6平方千米。
传说,被尊为人文始祖的轩辕黄帝曾亲临崆峒山,向智者广成子请教治国之道和养生之术;秦皇、汉武亦慕名登临;司马迁、杜甫、白居易、赵时春、林则徐、谭嗣同等文人墨客笔下多有赞誉。崆峒武术被誉为中国五大武术流派之一。
自1994年以来,崆峒山获得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 、国家地质公园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中国旅游行业十大影响力品牌”、“中国旅游文化示范地”、“中国十大道教文化旅游胜地” 和“中国最美的十大宗教名山”等桂冠。
崆峒山位于甘肃平凉市崆峒区西郊15千米处。东起太统山的二道沟、花炮岭和泾河地区的柳树沟,西至宁夏的泾源县县界,南达大阴山、十万沟,北至大象山,总面积83.6平方千米,主峰海拔2123.3米。区内发现有三叶虫、笔石等古生物化石,受差异风化、水冲蚀、崩塌等外动力作用,形成了黄土高原上独有的石柱峰林等丹霞地貌及地质构造遗迹,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重要的科研价值。东瞰西安,西接兰州,南邻宝鸡,北抵银川,是古丝绸之路西出关中之要塞,自古有“西来第一山”、“西镇奇观”、“崆峒山色天下秀”之美誉。
根据气候区划分,崆峒山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8.6℃,年平均降水量511.1毫米(多集中在7—9月),年蒸发量为1430毫米左右,是降水量的2倍多。
根据地质学家的考证,在中世纪发生的一次强烈造山运动中,使今崆峒山及东北、西南一带产生了一个山间盆地,雨水不断冲刷的黏土、砂石积聚到盆地中沉积,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被胶结成紫红色砾石,称为崆峒山砾岩。到了侏罗纪初期,这个区域又受到地质运动的作用,地壳上升,产生许多新的沟谷和山峰,经过长期的风雨侵蚀,流水切割,形成了各种奇特秀丽的丹霞地貌。崆峒山的丹霞地貌丰富多彩,以顶平、身陡、麓缓为基本特征,并且它还是所发现的时代最古老的紫红色岩层所形成的丹霞地貌。
崆峒山位于北祁连褶皱带东缘,鄂尔多斯盆地西侧,贺兰褶皱带的南段,区内未见岩浆活动的痕迹,是一个较稳定的区块。区内地层主要为寒武系、奥陶系、二叠系、三叠系和白垩系组成,褶皱轴和冲断面走向近SN或NNW向,构成南北向分布的贺兰褶皱带地质构造格局,表现为3条互为平行的由一系列走向SN或北偏西的褶皱轴和冲断面组成的复式背斜,在店洼—太统山—大台子复背斜和小黄峁山—三关口—沙南复背斜之间,形成古城—崆峒山—宋庄复向斜槽地,地貌上属于贺兰褶皱带南部雄峻高峰与凹陷沟谷相间地貌。
崆峒山为太统山复式背斜的西南翼,受强烈的构造运动影响,区内地层特别是白垩系发生了一系列的断裂和褶皱,派生节理十分发育,主要的5组节理构成“X”节理组合,将岩体切割成不同的块体,形成陡壁悬崖,为地质遗迹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出露的不同时代的地层岩性差异较大,软硬相间,砾岩成分多为石灰岩,胶结不均匀,使岩石抗风化能力和抗溶蚀能力差异较大,为地质遗迹的塑造起了重要作用。
崆峒山白垩系砂岩、砂砾岩构造裂隙、节理十分发育,在风化作用下形成众多的峰林、石柱等丹霞地貌景观;由于沉积环境的不同,形成了砂泥岩中不同色调的平行层理,成为独特的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地质遗迹:崆峒山分布着诸多的峰林石柱、陡壁悬崖,在降水、风化等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发生崩塌,巨大的岩块堆砌在一起,形成堆积地质遗迹。
作者近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