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网兰州讯,随着兰州旅游持续升温火爆,公众参观博物馆的需求不断激增。为了更好满足广大公众文化需求,积极应对“井喷”式旅游高峰,兰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科学统筹,分类施策,克服种种困难,进一步加强博物馆开放服务工作,打破“周一闭馆”国际惯例,从8月7日起,推出“周一不闭馆”、延长开放时间、丰富文化供给、优化场馆环境、提升接待水平等措施,将文化服务与旅游爆棚需求精准“对表”,扩大公共文化资源共享面,让游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强化服务供给,满足公众参观需求
博物馆(纪念馆)实行周一闭馆,已成为一种国际惯例。博物馆周一闭馆的背后,不仅是博物馆管理部门对展品、设备、设施进行检查、维护、保养的需要,也是对一些展品进行重新布局,人员休整、馆内日常行政、运营工作的需要。
当前暑期博物馆旅游需求不断激增,为更大限度满足公众参观需求,兰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倡导市县(区)博物馆(纪念馆)通过“周一不闭馆”的措施,延长场馆开放时间,最大程度满足市民游客参观博物馆的体验感、获得感。目前,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兰州市博物馆、兰州国学馆、榆中县博物馆、永登县博物馆、红古区博物馆、兰州战役纪念馆、城关区中共甘肃工委纪念馆、金城关文化博览园(兰州黄河桥梁博物、秦腔博物馆、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兰州彩陶馆、兰州文化体验馆)等9家博物馆(纪念馆)推出了“周一不闭馆”的措施;西固区博物馆、皋兰县博物馆、甘肃三木自行车博物馆等博物馆通过延长场馆开放时间,加强服务供给。
推出系列展览活动,增加优质文化供给
兰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统筹各类博物馆资源,积极指导各馆策划推出一系列形式多样的陈列展览和教育活动,不断增加优质文化资源供给。针对暑期青少年群体较多的情况,结合青少年年龄特点、知识储备、动手能力,各博物馆精心策划和开展了丰富的展览和活动。兰州市博物馆举办了“大明风华”青少年文物知识系列培训;金城关文化博览园开展了雕刻葫芦体验活动、剪刻秦腔脸谱活动、扇面彩绘秦腔脸谱活动、彩绘陶罐活动等社交研学活动;榆中县博物馆组织了兰州大学文化行者--“古迹新探 榆你相约”暑期实践团走进博物馆开展研学活动,并推出“乡土文化学历史 兴趣竞答博物馆”“走进丝绸之路 手塑丝路文物”“绘《方氏像谱》 传千年家风”“了解中华货币 绘币传承精神”四期青少年社教活动;西固区博物馆举办了北京房山云居寺历史文化陈列展览;兰州市地震博物馆积极提供青少年研学服务,推出了防震减灾科普研学四门课程(1、地球与地震,2、抗震性能大比拼,3、地震来了怎么办,4、壁画寻踪),打造了丰富多样的研学活动,进一步拓宽优质文化供给形式。
优化场馆环境,提升接待管理水平
为应对兰州市博物馆(纪念馆)旅游参观热潮,兰州市各博物馆(纪念馆)认真开展场馆环境提升工作,定期开展电梯、空调、照明、厕所、无障碍设施、标识标牌等设施设备检查和日常维护,确保正常运行和使用。兰州市博物馆适度增设了观众休闲座椅,西固区博物馆对三楼灯光与投影进行了维修,皋兰县博物馆完成历史文物展厅空调维修,榆中县博物馆新增设两台饮水机。各场馆还合理增加了场馆保洁频次,保持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营造整洁卫生、优美舒适的参观环境。为提升接待服务能力,各博物馆(纪念馆)还通过招募青少年志愿者,增加语音导览等方式,进一步提升讲解服务能力。
加大宣传引导,构建安全有序的文博旅游环境
针对暑期等青少年出游集中的特点,兰州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各博物馆(纪念馆)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和教育培训,提高安全处置能力;并通过各种渠道主动做好参观须知、观展指南、开放时间等信息发布和通知提醒,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参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