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网

金塔沙海“淘金” 共享绿色福祉

经济频道
2024-05-10

111_副本.jpg

文/图 郑华

站在金塔县鼎新镇巴丹吉林沙漠边缘举目望去,视野所及,绿色绵延,一排排抗旱耐寒的梭梭、白刺、红柳等沙生植物傲然挺立,它们像与风沙抗争的“绿色卫士”,默默守护着附近的居民、农田、水渠免受沙漠侵袭。

殊不知,这里以前竟然是一片荒漠。鼎新镇芨芨村地处黑河岸边,是金塔县最偏远的村庄之一,东西两侧被沙漠围困。为了守护家园,在外打拼多年、创业小有成功的本地人胡兵,怀揣着回报家乡、造福乡亲的梦想,在政府的扶持下,组建起了大漠农林生态产业公司,带领受风沙侵袭严重的村民,在这片荒滩沙地上植树播绿,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

222_副本.jpg

黄沙不退人不退,草木不活人不走!这是大漠农林生态产业公司总经理胡兵立下的誓言。起早贪黑、步行运苗、背水浇灌……胡兵带着雇来的工人,每天都要干十几个小时,一棵、两棵……一亩、两亩……

“至目前,我们已累计投资16.5亿元,完成生态造林51.6万亩。其中,梭梭接种肉苁蓉15万亩、白刺接种锁阳3万多亩。”大漠农林生态产业公司总经理胡兵说。

梭梭渐绿,风沙小了,曾经飞沙走石的场景再没见过,肆虐的风沙,在这里低下了头。

如何变沙为宝,实现生态治沙可持续发展?大漠农林生态产业股份公司经过不断探索尝试,在梭梭树根部培植肉苁蓉,以林养林。通过生产肉苁蓉、苁蓉花蜜、苁蓉籽等特色产品获得经济效益之后,用这部分资金再反哺植树造林,以此形成良性循环,让曾经的“沙窝窝”变成了如今的“金饽饽”。

333_副本.jpg

从防沙治沙到“沙里淘金”,近年来,大漠农林生态产业股份公司持续做好生态转化文章,建成了集种植、加工、销售、科研于一体的治沙产业链,肉苁蓉、锁阳获得国家级有机农产品认证,开发特色产品4种,走出了一条“防沙治沙—生态修复—土地平整—产业开发—防沙治沙”一体化生态循环发展的路子,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赢”。

“我们将不断扩大基地规模,着力打造百万亩中药材产业园和全国最大的肉苁蓉、锁阳种植生产基地,争取年生产加工中药材1万吨以上,产值达到3亿元以上,同时,带动周边群众就业1000余人。”大漠农林生态产业公司总经理胡兵说。

444_副本.jpg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金塔县坚持荒漠化防治与绿色发展“双向”发力,不断探索创新生态治理模式,依托丰富的沙化土地资源和沙生植物资源,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参与沙荒治理,在重点荒漠化区域和主要风沙口栽植梭梭、白刺等沙生植物56万亩,在沙化盐碱地上栽培枸杞、甘草等中药材2.1万亩,栽植桃、杏、葡萄、大果沙枣等林果8.16万亩,接种肉苁蓉、锁阳20万亩,逐步走出一条“生态治理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温馨提示】欢迎各级宣传部、融媒体投稿;广告发布,广告片策划拍摄;纪录片、微电影、宣传片、短视频拍摄。

转发本网站信息,必须注明“来源纪录网”。

投稿邮箱:56253916@qq.com

新闻采访、业务联系电话:18152105610(微信同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