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网

山东省青岛市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组团式”帮扶礼县第一人民医院东西部协作工作亮点频频

城事频道
2025-03-08

12 (2)_副本.jpg

本网礼县讯(薛小平 汪娆娆 摄影报道)为贯彻落实中组部“组团式”帮扶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人民医院工作,山东省青岛市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组团式”帮扶礼县第一人民医院东西部协作工作亮点频频,书写了东西部协作新篇章。

2024年以来,青岛市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组团式”帮扶礼县第一人民医院医疗队紧紧围绕“建强一批临床专科、带出一批骨干人才、填补一批技术空白、完善一批管理制度”的目标,认真落实《礼县医疗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实施方案》。帮助建设临床专科,建强“五大”急危重症救治中心建设,“师带徒”、“团队带团队”,“组团式”帮扶礼县第一人民医院,帮助建设临床专科8个,“师带徒”45人。培训专题讲座4期,培训194人次,科内业务讲座218次,培训2375人次,开展新技术21项,修订制度19项,教学查房148次,门诊、急诊治疗患者956人次,收治住院患者326人次,开展手术322台次,参与会诊及疑难病例讨论290例,义诊5次。

12 (5)_副本.jpg

在帮扶专家带领下,成功实施乳腺肿瘤切除术、甲状腺细针穿刺、乳腺癌保乳根治术,填补了县域内乳腺癌保乳手术的空白。进一步提高了甲状腺肿瘤的诊治水平,针对胸椎转移瘤病理性骨折继发椎管狭窄并双下肢不全瘫病人,给予胸椎转移瘤部分切除椎管减压病椎骨水泥强化内固定术,该手术的成功,不仅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更加提升了礼县第一人民医院在脊柱转移瘤伴病理性骨折继发胸椎管狭窄脊髓损伤方面的诊治水平。不断探索影像领域新技术,乳腺MR成像,内耳MR水成像,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力支撑,提升了医院诊疗能力与救治水平,极大的方便了群众就医。在受援地人才培养方面:通过采取集中性教育培训与经常性教育培训相结合的方式,针对全院医护人员理论与实践基础能力相对薄弱现状,每周五下午定期在受援医院举办全院集中性教育培训1次,授课时间1小时,帮扶专家轮流进行专科业务讲座培训;每周1-2次进行科内专业知识小讲座等经常性教育培训,授课时间30分钟。帮扶专家根据各自专业特点、优势以及受援医院各临床科室业务需求,确定授课题目,制作多媒体PPT课件(视频、动漫、图片等),围绕受援医院常见病、多发病、部分危急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定义、临床病理分型、常见临床表现、临床查体、鉴别诊断、常见实验室检查、主要治疗方案、微创技术、常见并发症等方面内容展开详细阐述,并结合临床实际救治病例对科内医护人员在疾病诊断、临床操作规范、治疗方案选择等方面疑惑及存在问题,进行详细分析与解答。

12 (4)_副本.jpg

在组织人员培训方面。通过“师带徒”方式,对科室下级医师的培训。从如何选题、制作高质量多媒体PPT课件,到课件内容试讲,一对一进行带教指导,每周在科室内培训业务知识小讲座1-2次,提升了下级医师授课的能力和水平。帮扶专家发挥各自专业优势,传递先进理念及管理经验,采取多种形式传递医院新发展理念,开展了培训专题讲座,取得良好成效,医务人员学习氛围增强、学习能力提升,工作执行力增强、工作效率提升,医院整体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12 (3)_副本.jpg

在公益及惠民医疗活动方面。通过下乡进基层方式,对基层卫生院医护人员进行健康科普知识培训。到乡镇卫生院开展“深化医联医共体建设——乡村两级医生培训活动”。对常见病、多发病、急慢性病的防治和合理用药、保健等知识进行健康科普知识培训讲座。通过对乡村两级医生培训活动的开展,为今后促进和提高县域医联体工作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每周教学讲座、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等方式,提高了科室人员的学科专业能力,确保了诊疗能力的规范化和前沿性。同时,每周对运行及终末病历进行科室病历质量控制,坚持每周定期对科室运行及终末病历进行抽查反馈,有效规范了该院病历书写的认识和风险防范意识,提升了病历书写水平,显著提高了科室病历书写质量。

【温馨提示】欢迎各级宣传部、融媒体投稿;广告发布,广告片策划拍摄;纪录片、微电影、宣传片、短视频拍摄。

转发本网站信息,必须注明“来源纪录网”。

投稿邮箱:56253916@qq.com

新闻采访、业务联系电话:18152105610(微信同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