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网

诗林集古录——李逸峰集唐诗书法展在甘肃简牍博物馆开展

书画频道
2025-04-27

11_副本.jpg

本网甘肃讯(刘康龙 摄影报道)4月26日上午,由郑州大学、中华书局、甘肃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甘肃简牍博物馆、甘肃省书法家协会、河南省书法家协会、郑州大学书法学院、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文化研究院)、西北师范大学简牍研究院联合承办的《适时与趋变:敦煌汉简书写研究》首发式暨诗林集古录——李逸峰集唐诗书法展在甘肃简牍博物馆开幕。开幕式由甘肃简牍博物馆馆长朱建军主持。

1_副本.jpg

2_副本.jpg

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程有清,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叶培贵,郑州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利国,中华书局总编助理罗华彤,中国书协顾问、中国书协原副主席张改琴,甘肃省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王登渤,甘肃省社科院党委书记徐建群,甘肃省委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高志凌,甘肃省政协原副秘书长、省政协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张永贤,甘肃省政协文史与学习委员会副主任、省政协书画院副院长王明寿,西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文昇,甘肃省公安厅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韩建斌,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李锦煜,甘肃省文化厅原副厅长杨建仁,西北师范大学原党委副书记于树青,甘肃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甘肃画院原院长马国俊,甘肃简牍博物馆原馆长张德芳,邵阳市政协原副主席王若波,甘肃画院党委书记王玉芳,中铁二十一局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田爱平等400余人参加活动。

6_副本.jpg

郑州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利国在致辞中说,书法艺术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千年的历史沉淀与审美情怀,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也是展现文化自信与魅力的重要窗口。此次活动的举办既是逸峰教授在诗词研究与书法创作最新成果的展示,也是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典型案例。

5_副本.jpg

甘肃省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王登渤在致辞对李逸峰书法成就表示祝贺与赞赏。他说,李逸峰书法既体现了对传统的继承,又体现了个人的创新和时代的精神,既保留了民间书写的随意性、知识性、张扬性,又进行了书法法度的回归。在不同时代、不同风格浩如烟海的古人诗篇中集句为联,力求句式结构相同、词性对仗、平仄合律、浑然天成,在此基础上思绪跨越时空,在集联中再造一番新的诗境,可谓古韵新裁。

8_副本.jpg

开幕式上,中国书协名誉主席张海先生视频致辞,王汇代读了原中国书协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郑州大学书法学院院长郑晓华教授的贺信,罗华彤介绍了新书出版情况,徐建群、高志凌、王文昇、王若波共同为新书启幕,李逸峰向甘肃简牍博物馆捐赠新书与作品并致答谢词,杨眉、徐睿接受捐赠并为李逸峰教授颁发收藏证书,程有清宣布展览开幕。

7_副本.jpg

10_副本.jpg

李逸峰现任郑州大学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西北师大博导,长期致力于简牍书法研究与创作,《适时与趋变:敦煌汉简书写研究》为其最新研究成果。此次展览共展出书法作品89件,其中87件为李逸峰书法作品,另有两件特邀作品分别出自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张海的题签,以及西泠印社副社长李刚田先生撰写的评语。

展品以集唐诗联与化用唐人诗句的自作诗为核心,既凝练传统诗韵之美,亦彰显其艺术探索的独到视角,笔墨间气韵流转,字里行间文脉传承。艺术家李逸峰从全唐诗中精选佳句,通过不同书体的艺术化呈现,实现古典诗意与书法美学的深度融合,使观众感受传统书法的笔墨韵味,深切体悟中华书法的精神内核与文化魅力。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5月12日。

【温馨提示】欢迎各级宣传部、融媒体投稿;广告发布,广告片策划拍摄;纪录片、微电影、宣传片、短视频拍摄。

转发本网站信息,必须注明“来源纪录网”。

投稿邮箱:56253916@qq.com

新闻采访、业务联系电话:18152105610(微信同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