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庆阳讯(融媒体中心 报道)4月28日,记者在甘肃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发言人来了”新闻发布活动(庆阳专场)——“挑大梁 作标杆 庆阳高质量奋进谱新篇”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庆阳市乘势而上挑大梁,争先进位作标杆,努力谱写庆阳高质量奋进新篇章。
近年来,庆阳市聚焦省委“挑大梁、作标杆”总要求和打造“能源产业大基地、‘东数西算’枢纽地、现代农业示范地、区域消费集聚地、红色文化传承地”总目标,大力实施“四强”行动,扎实做好“五量”文章,坚定不移抓改革、促转型,兴产业、扩投资,保底线、惠民生,2024年经济总量达到1213亿元,连续11年稳居全省第二。
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以项目大建设支撑经济快增长。2024年,实施省列重点项目17个,完成投资360亿元,居全省第一。实施产业项目120个、完成投资517.6亿元。招商引资省外到位资金940亿元,对固定资产投资贡献率达65%。今年计划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524个、总投资5708亿元。
坚持以“四千四百”产业链建设为驱动,高质量谋划实施优势产业项目,产业强市“四梁八柱”加速搭建。“四条千亿级”产业链聚能成势。综合能源产业“稳盘固链”。油煤气风光电火储氢一体化推进综合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千万吨级原油生产基地全面建成,2024年原油产量1215万吨。亿吨级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基地拉开架势,出让矿权14宗,规划年产能10630万吨。千万千瓦级清洁电力外送基地即将投运,总投资66亿元的陇电入鲁正宁电厂并网运行。百亿级天然气生产利用基地步入快车道,天然气就地转化率接近50%,“气化庆阳”年内将实现城区、乡镇街道用气全覆盖。氢能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全面启动,投运氢能公交100辆,138个油气电氢储“五位一体”综合能源站加快建设。油煤气化工产业“精深延链”。油气化工突破发展,投资63亿元的同欣50万吨/年轻烃深加工项目年底建成,宏大双氧水项目建成投产。天然气提氦与储备调峰项目加快建设,获批全国首个20万立方米国家级氦气储备基地。
煤炭化工加速破题,招引国家能源、华电、天津渤化等企业,推动煤制乙醇、煤化一体项目加速落地。数字经济产业“竞速成链”。中国移动、秦淮数据等10大数据中心加快建设,建成机架3.1万架,算力规模达到5.73万P,年底有望突破10万P大关,荣膺全国算力园区20强榜单榜首。坚持“引大引强引头部”,招引376户数字经济企业在庆成立子公司,一季度信息传输、信息软件服务业拉动全市营利性服务业增长48.5个百分点。
算力建设牵引智能制造、新能源等多产业协同发展,人工智能赋能交通、医疗、教育、文旅等行业加速数字化转型。与南京、苏州、赣州、天津等18个城市开展算力“结对子”合作,推动构建算力协同调度机制,发挥庆阳集群算力“蓄水池”作用。低空产业抢先布局。率先打造全省首个低空经济城市,申报全国空中交通管理试点城市,引进中国航天科工、中国通信信号集团、壹通无人机等低空经济领域头部企业,建成杭州链景无人机机翼及涡轮发动机模具3D打印产线和中国航天科工、超级马赫无人机生产测试基地,加快建设低空经济安全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飞手”人才培训基地。
成功举办2025数字中国创新大赛·低空经济赛道赛事,正在聚力打造“低空+”产业新模式。装备制造产业“加速拓链”。在建全利电力、寰泰钒电解液等7个项目,建成易事特装备制造、超芯电缆等5个项目,新增工业产品8类35个,“庆阳产、庆阳造、全国用”实现新突破。“四条百亿级”产业链提质增效。现代农业“绿色扩链”。2024年,实施农业项目47个、总投资94亿元、完成投资21亿元。
坚持“保粮、扩畜、提果、增菜、养菌、优药”,大力发展种、养、菌“三元双向”循环农业,加快建设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累计引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89家,农产品加工率达到63%。成功创建2个国家级和6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获批创建镇原县玉米-肉鸡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合水县奶羊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创新实施农文旅融合发展“百千万”工程,成功创建镇原县北石窟驿国家4A级旅游景区1个、环县庄子峁生态农庄等3A级旅游景区6个,创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1个、省级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3个。2024年旅游人数3500万人(次),旅游花费180亿元,分别增长65.6%和50.7%。医药康养“持续育链”。成立全国首个“人工智能+中医药”产业联盟,与天士力、经方云等合作,打造全国智能中医药诊疗先行区和全国中医药数据汇聚地。绿色环保“碳汇建链”。创建国省绿色矿山13座,成立油田配套环保服务企业61家。建成百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研究及示范项目,全省首单水土保持碳汇交易落地。坚持以陕甘宁毗邻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为牵引,高质量谋划实施基础建设项目,城市品质显著提升。2024年实施基础设施项目163个、完成投资140亿元。现代立体交通网全面形成。以全省“三大高速公路新通道”中东通道为核心,总投资132.3亿元的平庆铁路和太华、华二等高等级公路加快建设实施。
开工建设宁县至镇原高速公路,加速实现“县县通高速”。总投资55.7亿元的东绕城、77.1亿元的西合一级公路年底将建成通车。庆阳机场飞行区保障能力提升工程将于7月份竣工投用,全年旅客吞吐量有望突破70万人次。供水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坚持四水互济、五河共治、多库齐用,着力构建“一纵三横、百库千池”水网建设体系。“十四五”期间,实施重大水利项目256个,甜水堡调蓄引水、市区应急水源和董志塬水厂等重点供水工程建成投用,巴家咀水库除险加固、扬黄提质改造、莲花寺水库引水入合、小盘河水库引水入宁等一批重大水源工程快速推进,全市年供水能力达到3亿立方米。
电网建设超前布局。以陇东换流站为牵引,谋划建设2座750千伏变电站、9座330千伏变电站、29座110千伏变电站,“1+2+9+29”电网布局加速构建,聚力建设西部电网交换输送中心。
城市建设更新全面提速。加快老旧小区和城中村改造,打通城市“断头路”,畅通城市“微循环”,更新改造供气供热、供水排水、综合管廊等市政基础设施,持续推进停车场、新能源充电桩、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实施“海绵”工程治水护城工程,城市的吸附力、承载力和舒适度稳步提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质量谋划实施民生福祉项目,群众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强。每年将财政收入的80%用于民生事业,深入实施“就业、温暖、健康、关爱、安居”五大民生工程,真金白银办成了一批民生实事项目。2024年实施社会民生项目68个、总投资94亿元、完成投资37亿元。成功争取财政部国家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全国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项目,获补助资金1.75亿元。陇东学院增列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4年新增义务教育学位8890个。投资12.99亿元的陇东区域医疗中心建成投用,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14个。深入实施“结对关爱·爱心甘肃”工程,扎实推进主动创安主动创稳,民生保障安全网进一步织密扎牢。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高质量谋划实施生态建设项目,陇东黄土高原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认真落实国家“黄河”战略和“双碳”战略,深入实施黄河“几字弯”工程,全市632万亩治理面积全部列入“三北”六期工程核心攻坚区。2024年实施生态环保项目27个、总投资42亿元、完成投资17亿元。完成造林补植抚育和草原生态修复185.33万亩,沙化土地综合治理41万亩。全市林草覆盖率达到60.63%,水土保持率达到5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