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网

洞察债券市场供需关系重构 寻找新的投资机遇

经济频道
2025-07-08

1.jpg

在债市波动日益凸显、纯债收益率持续下滑的当下,中欧基金固收团队三位核心成员李冠頔、邓欣雨、刘灵均接受采访时,深入剖析了团队对债券市场供需关系重构的深刻洞察,为投资者在复杂市场中寻找新的投资机遇。

投资哲学:少犯错中积累胜率

中欧基金固收团队基金经理李冠頔,拥有8年证券从业经验和2年基金管理经验。她深受竞技体育启发,认为固收投资如同排球比赛,关键在于关键分上的稳定发挥和高胜率,核心在于“少犯错误”。面对市场短期不可预测性,她构建了以胜率、赔率、趋势强度和交易拥挤度为核心的决策框架。在她看来,投资是做出好的“购买决策”,而非单纯挑选“好东西”。对于债券定价,她指出当前市场分歧核心在于供需关系重构,“资产荒”本质是需求方选择权增加。她主张尊重结构性变化,聚焦相对确定性的收益机会,放弃追求完美操作。

多元策略:动态平衡中追求收益

中欧基金固收投资部混合资产组负责人邓欣雨,拥有17年证券从业经验和10年基金管理经验。他认为,在纯债收益率步入“1字头”时代,单一资产难撑大局,“固收+”的核心在于股、债、可转债的精密耦合与动态平衡。

在股票投资上,邓欣雨构建了基于宏观情景假设的风格轮动框架,通过因子化系统配置策略,在严格控制权益仓位波动前提下,使个位数比例的股票投资成为组合重要收益来源。目前,团队已对多种风格策略因子实现布局,涵盖市场主流风格因子和不同收益波动特征。

债券部分,邓欣雨强调动态久期管理的重要性,根据组合目标波动率区间和市场环境灵活调节久期中枢。具体择券上,偏好流动性好的二级资本债、永续债以及性价比高的中高等级信用债,同时重视长久期利率对组合久期的调节作用,利用利率债与信用债的负相关性优化组合结构。

可转债市场方面,团队建立了估值交易情绪指标体系,将投资逻辑转化为可持续的量化策略模型体系。根据市场环境不同,对偏债型、偏股型、平衡型可转债择机配置,采用“低估值高质量”和“双低增强”两大策略追求超额收益。以二级债基中欧稳宁9个月持有A为例,截至2025年3月底,该产品近1年收益率达7.48%,优于同期业绩基准收益率。

科技赋能:提升投研效率与质量

中欧基金固收投资部投资组研究员刘灵均,毕业于北京大学计算机技术专业。他认为,AI是认知效率的放大器,而非替代者。在基础层面,AI实现了效率的显著提升,如语音识别系统几分钟内生成高精度会议纪要,程序编码助手辅助快速搭建风险评价模型代码框架。

在策略研究层面,基于深度学习的利率预测模型融合海量数据,在拐点预判上展现优势;基于大模型训练的舆情分析工具能实时追踪政策文本情绪倾向。信用研究方面,AI将发债主体海量信息整合接入企业知识库,输出完整信用分析报告,帮助研究员快速查询核心信息和风险点。不过,刘灵均也提醒,使用AI工具时要注意数据准确性、全面性和及时性,警惕“数据幻觉”,同时大模型的“思辨能力”仍有待提高。(图文来源/中欧基金固收)

【温馨提示】欢迎各级宣传部、融媒体投稿;广告发布,广告片策划拍摄;纪录片、微电影、宣传片、短视频拍摄。

转发本网站信息,必须注明“来源纪录网”。

投稿邮箱:56253916@qq.com

新闻采访、业务联系电话:18152105610(微信同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