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甘肃讯(融媒体中心 报道)9月10日上午,在甘肃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2025甘肃庆阳岐黄文化论坛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庆阳是“岐黄故里”,也是中医鼻祖岐伯诞生地。为持续打响“岐黄故里”文化品牌,传承弘扬岐黄中医药文化,提升庆阳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依托庆阳数字经济发展优势,推动中医药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发展,庆阳市将于9月26日至28日举办2025甘肃庆阳岐黄文化论坛。
论坛由中共庆阳市委、庆阳市人民政府主办,政协庆阳市委员会、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协会传统医药专业委员会具体筹办,庆城县人民政府、庆阳市卫生健康委、庆阳市岐黄文化研究会、庆阳市中医药学会共同协办。同时,为进一步提升论坛的影响力、学术性和实效性,组委会积极邀请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协会传统医药委员会、国内部分中医药大学在专家力量、学术交流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2025甘肃·庆阳岐黄文化论坛将于9月26日至9月28日在庆阳市举办。以“人工智能与中西医结合”为主题,全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擦亮“岐黄故里+中国算谷”独特名片,引导从医人员到庆阳寻根拜祖,全面提升国家“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岐黄文化传承基地”“中医师承甘肃岐伯教育基地”“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建设水平,进一步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发展。
论坛突出五个特点,一是论坛主题的前沿性。二是产学研医的融合性。三是政策引领的示范性。四是产业发展的带动性。五是交流合作的开放性。
本次论坛将邀请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协会传统医药专业委员会、有关院士、国医大师、岐黄学者、省内外名中医、马来西亚中医药领域相关人员以及国内医疗学术机构,相关学会、分会会员,项目学员、研究人员,相关企业代表,新闻媒体等嘉宾出席活动。
安排的主要活动有主旨报告、学术报告、主题访谈、拜谒医祖岐伯、名医义诊与中医诊疗康养体验、交流研学等。9月27日上午,将举办论坛开幕式暨主旨报告,邀请知名学者围绕人工智能与中西医结合作主旨报告,展示人工智能与中西医结合成果。27日下午,将举办两场学术报告,围绕岐黄文化养生、人工智能赋能中医现代化、中医古法养生与人工智能融合等主题,邀请专家学者、省内外名中医、岐黄文化研究学者作学术交流。邀请与会专家和医药企业代表,围绕人工智能与中西医结合主题开展访谈。
9月28日,将组织与会嘉宾拜谒医祖岐伯,实地参观岐黄文化遗迹遗址景观。开展名医义诊与中医诊疗康养体验活动。论坛期间,受邀专家学者还将赴庆阳市四家医院开展现场指导、座谈交流等研学活动。
据了解,庆阳市长期致力于岐黄文化的研究传播和传承创新发展。庆阳作为岐伯故里和岐黄文化的发源地,获批建设“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在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促进中医药文化阵地建设等方面走在了全省前列。借力“中国算谷+岐黄故里”双重优势,庆阳必将为全省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发展和“人工智能+中西医结合”建设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开创“数智中医药”的新格局。
2023年以来,连续举办岐黄文化论坛、岐黄大讲堂、“人工智能+中医药产业生态大会”等活动,使庆阳“岐黄故里”文化品牌标识得到了中医药学术界和历史文化界的广泛认可。一路走来,论坛规模不断扩大,论坛形式不断创新,内涵不断丰富,论坛影响力不断提升。
据悉,庆阳市地处甘肃东部,位于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辖7县1区,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60万。农耕之源是庆阳的文明气象,这里有世界上黄土堆积最厚、塬面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的“天下黄土第一塬”——董志塬。3000多年前,周先祖不窋在此教民稼穑,开启了华夏农耕文明先河,素有“陇东粮仓”的美誉。
岐黄故里是庆阳的文化标识,中医鼻祖岐伯诞生于庆阳,在此与黄帝论医成就了中华医学元典《黄帝内经》。千百年来,庆阳人尊崇医祖岐伯,热爱岐黄文化,践行和传播《黄帝内经》康养理念,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中医养生习俗,推动了岐黄文化接续传承、生生不息。
革命老区是庆阳的精神气质,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创建了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为党中央和各路长征红军提供了落脚点,为八路军主力奔赴抗日前线提供了出发点,是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完整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两点一存”的重要地位。
能化新都是庆阳的美好未来,境内油煤气、风光电资源富集共生,正在加快建设千万吨级油气、千万千瓦级风光电、亿吨级煤炭为目标的陇东综合能源化工基地和陕甘宁毗邻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是全国唯一集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东数西算四大国家战略于一体的地级市。
中国算谷是庆阳的时代形象,作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八大枢纽节点城市和十大数据中心集群之一,已建成数据中心6座,投运机架3.1万架,算力规模超6.6万P,是全国八大节点中增量最大、增速最快、智算占比最高的数据中心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