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百度《信仰的味道》改编 魏孔连 文/图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只身东渡日本留学归国参加斗争的陈望道,受聘在浙江第一师范学校做了一名国文教师。
他带头搞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成了“一师风潮”事件的核心人物。
陈望道接收了当时在上海的陈独秀提供的英文版《共产党宣言》让他翻译的任务。
于是,当时年仅28岁的陈望道毅然辞去教师职务,返回家乡浙江义乌分水塘村,潜心翻译《共产党宣言》。
翻译英文版《共产党宣言》的确不是好翻译的,任务重,难度大,他花了比平时翻译其他书籍要多好几倍的精力。
当时陈望道的母亲看他在家里看书翻译很辛苦,就拿点粽子,拿点红糖,给他吃(红糖是义乌的特产,义乌乡下人吃粽子有吃红糖的习惯)。
陈望道不想浪费时间,精力高度集中,一边不停的翻译,一边拿粽子蘸着红糖吃。
结果他自己都不知道,实际上他没蘸到红糖,是蘸着墨汁在吃。
母亲在屋外喊:“红糖够不够,要不要我再给你添些?”儿子应声答道:“够甜,够甜的了”。
谁知,当母亲进来收拾碗筷时,却发现儿子的嘴里满是墨汁,红糖却一点儿也没动。原来,儿子竟然是蘸着墨汁吃掉粽子的!
墨汁为什么那样甜?原来,信仰也是有味道的,甚至比红糖更甜。
正因为这种无以言喻之精神之甘,信仰之甜,无数革命先辈,才情愿吃百般苦,甘心受千般难,只有真正的共产党人,革命志士,才能品味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