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焕光 专题摄影
2000年10月,兰州阿干镇煤矿两大矿井之一的石井矿宣布破产。大树似乎在一夜之间轰然倒下,工人从井下撤出,管理人员安排离场,洞口封闭了,铁路挖断了,人员下岗了。
这一切来得突然又自然。因煤而兴,又因煤而竭。经过了这么多年,现场依然停留在关闭时的状态。矿车里的煤依然是二十年前从矿井挖出的。工具、矿车停放在工作现场,任凭风吹雨打,静静地流露着不舍与不甘,矿区仿佛凝固在了停产的那一天。
矿区现貌
平垌
选矿楼
选矿楼
支架
车间立墙
俱乐部
矿区大门
门房
矿车编号
翻转机构
最后的煤炭
矿车
阿干镇位于兰州市南部20公里处,东接榆中县,南连临洮县,境内大部为石质山地,是祁连山支脉哈拉库山向东经八盘峡过黄河,再向东延伸的山岭,包括关山、七道粱、马衔山、兴隆山等高大山脉。马衔山及其向西延伸的余脉,将兰州市和临洮县分为山北和山南两部分,马衔山最高海拔3670米,成为兰州市南面的天然屏障。马衔山南坡的洮河支流河谷向北延伸(被称为关沟),切穿了马衔山,在山上切开了一个大缺口。因此阿干西沟河谷和与之对应的洮河支流河谷,就成为古人穿越马衔山,往来于兰州和临洮间的通道。至迟在秦汉时期,这条道路就成为人们从四川、陕西等地经临洮、阿干镇进入兰州的一条通路。
1949年,兰州战役时,解放军就是从榆中县定远镇出发,沿这条路线,先解放阿干镇,后解放兰州的。阿干镇的交通作用在历史上是十分重要的,因此阿干镇被称为古金城的南门锁钥。
1949年8月19日,阿干镇解放后,人民政府全力支援阿干镇煤矿的恢复和扩建,成立了第一煤矿厂。
1956年2月,兰阿铁路运煤专线通车。1957年12月15日,随着阿干镇矿区阿干井矿和石门沟井矿两大平洞的投产,各大小煤窑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煤炭开采进入机械化开采的新阶段。原设计年采煤135万吨,其中阿干井矿每年75万吨,石门沟井矿每年60万吨,是国家煤炭部重点企业。经过大跃进时期放大棚式作业,报废部分巷道。1962年重新核定生产能力为年产75万吨,其中阿井年产45万吨,石井年产30万吨。其后,平均年产56万吨,1971年超过100万吨。
从上世纪初起,兰州市的工业用煤和民用燃料就由阿干镇提供,阿干镇的煤炭曾因质优价好而闻名全国。煤炭的大规模机械化开采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探明的煤炭储量为5700多万吨,在近五十年的时间里,共开采出原煤4278万吨,累计为国家上缴利税2.5亿多元。
矿车部件
矿车部件
矿车部件
连轴器
机械部件
矿工储物柜
电工包
镐头
火炉
正是因为煤炭业的发达,阿干镇曾有着一段非常辉煌的历史。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阿干镇最繁华的时候,当时当地居住人口达到了10万多人,银行、税务机关等等各种配套设施非常完善。每当夜间,灯火辉煌,丝毫不亚于大都市的繁华
2000年,阿干镇地区煤炭资源枯竭,阿干煤矿破产。2008年,阿干镇就被兰州市列为小城镇建设试点镇。阿干镇,这个因煤而富、因煤返贫的小镇,在经历过发展到繁荣再到衰落的大起大落之后,如今几乎回到了破败的尴尬境地。
石井矿现场留存的生产痕迹非常宝贵,留下了历史的记忆。放置在原地的物件,经过岁月的沉淀,仿佛依然散发着矿工汗水的气息,为将来建立矿山主题公园保留下了石井矿的精神。期盼石井矿及阿干镇的旅游开发早日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