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瑞峰 图/薛小平
社火,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古老的民俗文化之一。关于社火的起源,民俗学界说法有三:其一,由秦汉时期的百戏逐渐发展形成;其二,由远古时的图腾崇拜、原始歌舞演绎而来;其三,也是最为普遍的说法,由古代祭祀土地神和火神活动演变而来,并为之逐渐形成了一种内涵不断丰富的民间民俗文化。
“社”本意指土地、土地神,祭祀土地神的日子称“社日”。清顾炎武《日知录》曰:“社之名起于古之国社、里社、故古人以乡为社……。”周代起,“社”引申为一种基层行政单位,继而引申指某种从事共同活动的集体组织,现代也指某些机构。土地是人们的立身之本,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火”,是人们熟食和取暖之源,是人类生存发展及构成物质世界的“五行”元素之一。由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产生了祭祀社与火的风俗,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祭祀社火的仪式逐渐增加了娱乐的成分,成为规模盛大、内容繁复的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活动。这也就是“社火”的由来。
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西汉水上游长江巴蜀文化与黄河仰韶文化交汇地带的礼县,据考古资料显示,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历史上,氐、羌、戎、秦等民族曾在这里长期聚居。不同民族的更替生息,游牧文化、狩猎文化、农耕文化等不同文化的相互影响交融,使这块土地上产生了璀璨的历史文明,滋养了异彩纷呈的民俗文化,如:千年不衰的西汉水流域“乞巧”活动;一枝独秀的龙林一带的“春官”说唱曲艺;世人称绝的红河、盐官“高抬”,等等。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社火文化,则是这块古老土地上最具地域风情的传统民间文化遗产之一。
一、礼县社火文化渊源及体系
根据民间走访调查发现,礼县境内的社火传承很古老,据民间口头资料和县境一些地方社火“身子”的装扮推断,礼县的社火活动大约形成于明清时代,兴盛于清民时期。从各地社火活动中的活态表现形式及内容看,礼县社火文化的构成元素十分丰富,既有祭祀“娱神”成分,也有图腾崇拜色彩,亦有百戏杂耍元素。所以,礼县社火,不单单是源于古老的祭祀活动,而是一个内涵多元、形式多样、种类丰富的融祭祀、崇拜、杂耍等传统文化元素于一体的民俗文化体系。其结构大体由本土社火、外来社火和新生社火三大部分组成。
(一)本土社火
礼县本土社火的主要元素是“娱神”、“崇拜”与“杂耍”。
1.祭祀“娱神”社火。2022年正月,从我们在全县29个乡镇中抽样调查19个乡镇26个行政村(含自然村庄)社火发现,礼县各地都有“娱神”色彩的“神社火”,而且境内的“神社火”,不单单是祭祀土神和火神(祭祀火神的成分很小),祭祀的对象是本村庄包括山神土地、家神等所有神圣。“神社火”的一个明显特征是,一是女性不参加社火活动,社火表演中的所有角色和演员都由男性担任。如城关地区社火中的秧歌“尕女子”,都是十岁左右的男童装扮。县境西南部白河、桥头、王坝、三峪等地的秧歌都是成年男性扮演,个别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文化信息相对闭塞的山区农村,甚至存在限制女性进入社火“身子”装扮场地和“祭祀”场所的现象。这些地方的社火,仪式保留相对完整,表演形式传统古朴,活态遗存比较原生态,对于追溯社火起源,研究其古代社火功能等有着珍贵的史料价值。二是社火演出前,一些村庄有到当地的神庙里“参神”(拜神)、“蔓庄”等带有明显古老仪式色彩的程式。在走访调研的20多个乡村社火中,近一半的乡村社火演出(亦叫“出灯”“出窝”“出社火”“出场”等,不同地区叫法不同)前,先要到本庄、本村的山神庙、马王爷庙、家神庙等神庙里举行祭祀仪式,或耍几折“武身子”社火,或唱几段诸如“十炷香”“撒金钱”“开财门”等社火曲,再到社火场地进行正式演出。有些村庄在“参神”仪式后,还有一个蔓庄(有些地方的“蔓庄”仪式,在一年一度社火活动结束的晚上举行)仪式,由社火头带领所有参与耍社火的人员(一般情况下,全村庄人都会自发参与),燃放炮仗,敲锣打鼓,打着灯笼,浩浩荡荡地沿着村庄走一圈。特别是晚上的蔓庄活动,远远看去,就像一条长长的火龙,绕着村庄蜿蜒游动,起伏盘旋,煞是壮观。三是耍社火有着固定的时节点,不轻易更改。“神社火”的出演和结束(俗称“谢将”)一般有其固定的日子,或正月初六、初八、初十、十二日不等,根据各村庄传承习俗而定。据坊间老年人的说法,出社火的日子是先人留下来的,更改不得,改了日子或者不耍社火,村庄里就会不清平。王坝镇史家台子(山青村)有这么一个传说,有一年六月的一天,史家台子人正忙着割麦、碾场,晒粮食,天空突然下起了鹅毛大雪,碾场的骡马折(she)了10多匹。庄间头人认为,可能是因为没给方神(管理一方的主神)还红灯大愿(耍社火),方神不高兴而降的灾祸。几个头人经过商议,当天晚上组织全村人连夜筹备,第二天耍了一天社火,给方神还了“灯愿”。洮坪镇山根村社火起源的传说是,清康熙二十年农历六月,当地发了一场特大洪水,淹没了洮坪河两岸的大片田地,沿河的水磨被冲毁,收割在地里的麦捆子被冲走,还伤亡了一些人畜。当时人们认为这是老天爷降下的一场灾难,头人们就商议给本村土地爷耍三天明台社火(唱戏),祈求土地爷保佑地方平安吉祥。从此,该村便开始了耍社火的历史,并成为了一种定规乡俗。20世纪80年代以前,盐官街道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都有一次“耍牛娃”的习俗。以上传说和独特习俗,从侧面反映了蒙昧时期古人们对天地自然现象的认知程度,科学意识还未触及人们精神领域时,人们将自然异象、福祸的发生只能归结于天地神灵,这也是社火文化得以传承千百年的一个精神基因。可以说,源于祭祀活动的“神社火”,是社火文化得以穿越历史长河的主要载渡体。
2.图腾崇拜社火。图腾是原始时代人们保护神的标志和象征,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礼县社火中,图腾崇拜与自然崇拜(自然神崇拜、动物崇拜)并存,而且自然崇拜元素相较图腾崇拜更常见、更丰富。
图腾崇拜主要现体有:流行于县境东部至北部,代表汉文化的“龙”(舞龙)图腾;流行于县境东部及中部部分地区,带有秦文化色彩的“鸟”图腾,调查中在永兴一带发现有“玄鸟”“凤凰”等鸟类造型的社火道具高灯(花灯)等。
自然神崇拜体现有:流行于县境大部分地区的打灯笼“蔓庄”,灯笼象征火,盏盏灯笼就是团团火光,“火”是戎人的图腾崇拜。礼县在商周时期曾是戎人的聚居区,古称“西戎”,故“火”元素应是戎文化遗存。
动物崇拜主要体现有:象征祥瑞和权力的山林之王狮子(“舞狮子”是礼县社火中流行面最为广泛的一个内容,“舞狮”也是宋代百戏中的一种);象征威武和力量的百兽之王老虎(“打老虎”社火,目前仅发现县境西南部白河、滩坪、三峪一带有遗存);象征凶猛和坚韧的熊(“耍熊”社火,主要流行于县境东北部盐官、永坪,城关地区及西部石桥一带,现已失传);象征勤劳勇敢、诚实纯朴的牛(“耍牛娃”社火,主要流行于盐官、祁山、石桥一带,现多已失传);象征能力、忠诚和灵动的马(马是县境内各地社火中最常见、最普遍的一个社火元素,有场地社火中的“跑马”,也有游演社火“马社火”)。
3.百戏杂耍社火。百戏是中国古代乐舞杂技表演的总称,起源于先秦,兴盛于两汉。在礼县社火中,带有百戏遗风的社火内容比比皆是。在内容上有:流行于红河、盐官、宽川、永兴一带的“高抬”;流行于盐官、祁山、永兴、城关、桥头、王坝等地的“高跷”“秋千”;流行于红河、固城地区的“花杆舞”(红河“花杆舞”,民间有说源于宫廷祭祀活动);流行于宽川、永兴、罗坝一带的“打花棍”;还有“耍狮子”中的狮子踩桩、上桌子、翻高梯等也属于杂耍内容。在乐器上有:鼓、镲钹、碰铃、二胡、板胡、单弦、三弦、琵琶、碎子等。另有,在县境大部分地方都有流行的杂技“喷油火”“打油火”(喷油火,是口含煤油喷向火把;打油火,是手抓炒熟的油面打向火把)。综上所述,礼县社火中的百戏遗风,不仅是礼县社火文化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元素,也是秦、戎文化的延脉和继承。
(二)外来社火
从调查资料与活态传承内容分析,礼县境内的民间社火在类型、服饰、表演及社火唱曲中,带有明显域外文化元素的社火内容占有一定比例。溯其源流,外来社火主要有两个渠道:
一是古丝绸之路与茶马古道商贸流通而带来的文化交融结果。礼县地处南北丝绸之路结合部,亦是北通河州(临夏)、兰州、青海西宁,南连四川成都,陕西汉中的茶马古道(以祁山古道为主干的陇蜀道)上的重要中转站,自新石器时代“陇蜀道”的形成,至明国时期茶马古道的衰落直至完全淹没于历史尘埃,祁山古道这条南北商贸通道兴盛辉煌了数千年,为促进南北商贸流通,异域文化交流发挥了巨大作用,自然也为礼县民俗文化注入了新鲜的异域文化元素,使其更显丰富,更加异彩纷呈。如盐官地区社火中带有川北韵味的“马帮调”和脍炙人口的“下四川”,崖城何家庄社火中带有陕北风情的“赶毛驴”,永坪、固城一带社火唱腔中隐含的“河州花儿调”,以及流行于城关地区的青海版社火曲《方四娘》《绣荷包》等,就是丝绸之路与茶马古道的产物。
二是从外地引进的社火。比如,盐官高抬的来历有这么一个传说,在慈禧太后执政时期,有一年正月,盐官南街一个叫左盐商的人去京城上盐税,元宵节这天,京城里到处红灯高挂,人山人海,左盐商正在赏灯游玩时,突然看见远处几座花红树绿的山峰和亭台彩楼从半空中徐徐而来,有的山峰上仙鹤展翅欲飞,梅鹿引颈跃动,有的峰顶上浮动着朵朵祥云,云朵上几位仙人衣袂飘飘,有的彩楼上金童玉女嬉戏玩耍。左盐商被这奇特景致惊得半天合不拢嘴,怀疑自己来到了仙界,等到几座山峰来到跟前,才发现是由数十个壮汉抬着移动的巨型模具,一打听这些造型华美奇巧的模具叫“高抬”。这位德高望重、家大富豪的左盐商回来后,根据自己的所见和学来的制作方法,请了几位当地的能工巧匠,自己出资制作了几架高抬,在盐官街上游玩了几天,从此盐官有了高抬,每年的正月里耍几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三)新生社火
传统社火的社会功能以“娱神”为主,“娱人”的成分较少,表演形式也有一定局限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认知能力的不断提高,目前,礼县社火中除少数较偏远山区村庄的社火,其传承形式及活动内容中仍保留有部分祭祀成分外,交通便利,经济文化较发达地区的社火,其形式、内容发生了质的变化,其内涵不断地注入了新的文化元素,祭祀娱神成分明显淡化,有些地方的社火甚至已演变成了纯粹的文化娱乐活动,衍生出了许多形式活泼,生动有趣,主题鲜明,思想性强的具有时代文化元素的社火新种类。新生社火主要体现在表演模式和唱词内容两个方面。
1.表演模式上的时代性:
说唱社火。礼县传统社火中,主要以唱(唱小调)、扭(扭秧歌)、舞(舞狮、舞龙)、跑(跑马)、耍(耍拳、耍旱船、耍熊、耍老虎)为主,除西南部地区传承的仪式性社火“社火官”外,说唱结合的社火形式较少。
产生较晚的说唱社火大多也是丑角社火,人物角色一般2至3人,主角(主演)形象多是戏剧中的丑角打扮,表演形式与传统折子戏、小品相似,表演过程中有说有唱有对白,语言诙谐幽默,表演率性活泼,富有生活情趣。题材一般来自于现实生活,内容涵盖爱情婚恋、家庭生活、社会交际、为人处世、务工经商、农作生产等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情节具体,主题鲜明,针对性强,富有现实教化意义。如:红河一带的《大保媒》,桥头、王坝一带的《怕老婆顶灯》《牧童放牛》等。
摩托社火。摩托社火是“马社火”的衍生社火,兴起于21世纪初。随着社会进步,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能力的不断改善,广大农村特别是交通便利,地理环境和农业基础条件相对优良的农村地区,基本上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和半机械化,饲养骡、马等役畜的家庭越来越少,有些乡村甚至已经完全消失,看不到大家畜的影子。于是,一些有“马社火”传统的村庄,就以摩托为“马”,或在摩托车头部套上手工制作的“十二生肖”头具模型,骑手披红挂彩,或骑手画脸谱、着戏装、背令旗,装扮成大神大将,列队游街走村进行表演。近年来,红河、盐官地区还出现了介于车载高台与摩托社火之间的“车载社火”,表现形式是由三轮摩托、小型农用车载着社火“身子”进行表演。
舞蹈社火。舞蹈社火是社火中秧歌内容的拓展和再创新。县境内的传统秧歌表演,成年妇女不参与。调查发现,除宽川、固城、洮坪、湫山及城关地区西汉水南部村庄等少数地区的社火活动中,有妇女(有些仅为未婚少女)参与秧歌表演外,大多地方的秧歌演员一般是男扮女装,或由十岁左右的男孩子扮“尕女子”(如城关地区)。传统秧歌的表演规模较小,形式较单调,属于一场社火中的过度环节。秧歌手一般只有几名,最多十多名,表演时秧歌手们从头到尾扭着秧歌步,一首接一首唱着小调,间或分组走一些“八字阵”“圆环阵”“十字插花”等花样队形。随着近年来广场舞的兴盛,这种新兴的群众性娱乐活动不可阻挡地悄然融入了社火表演,为社火文化注入了新鲜、丰富、多彩的活力,现在的秧歌表演是一场社火中的重头节目,大量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妇女们,或拿彩扇、或掌花灯、或舞彩带,吟着小调、唱着颂词,有扭有跳,群歌群舞,好似花海涌波,春风漫卷,给人以热烈激扬的美感。
2.唱曲内容上的新元素:
随着时代的演进,全民文化素质的提升,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于是,一些富有时代感、鼓舞人心的精神文化产品也就随之出现,社火唱曲也是一样。如祁山镇独家庄新编社火曲《新十跪爹娘》:
“一跪爹娘生儿恩,十月怀胎苦非轻,
儿是爹娘血肉凝,一朝分娩生儿身。
二跪爹娘养儿恩,月夜将儿抱怀中,
尿床从未湿中寝,爹娘睡儿湿尿中。
三跪爹娘育儿恩,饭熟先喂儿来用,
儿饱饭已凉成冰,爹娘迟早才去用。
四跪爹娘爱儿恩,行走步步牵手中,
好吃好喝留儿用,爹娘不舍沾一唇。
五跪爹娘温暖恩,五更未睡把衣缝,
单棉按时分冬春,爹娘穿破儿穿新。......”
唱词把父母对儿女无私的爱、把养育儿女的含辛茹苦表现得淋漓尽致,天下的儿女们要永怀感恩之心,自立自强、勤奋进取,获取成功人生,是对父母恩情的最好报答。
再如流行于祁山、永兴一带的《送吉祥》:
正月里送吉祥,吉祥进万家,富贵人家吉祥进,万事开门红。
二月里送吉祥,财神进福门,一年四季大发财,金银滚进来。
三月里送吉祥,家和人丁旺,孙儿子来子儿孙,四世来同堂。
四月里送吉祥,年年在鸿运,全家老少都安康,福星永高照。
五月里送吉祥,福地好阳庄,门前汉河银水进,出人财又旺。
六月里送吉祥,山川麦子黄,风调雨顺太平年,家家粮满仓。
七月里送吉祥,送子把学上,儿子女子状元郎,五子登了科。
八月里送吉祥,心想事儿成,外出务工把钱挣,平安转回家。
九月里送吉祥,环境大变样,新砖房来玻璃窗,小车停门上。
十月里送吉祥,生意火红样,生意兴隆把财发,四季财源旺。
十一月送吉祥,门前喜鹊叫,大吉大利来贵人,喜事常临门。
十二月送吉祥,十二福满堂,吉祥年吉祥月,四季永吉祥。
唱腔流畅激扬,饱含欢欣之情,充分展现了农村环境面貌的巨大变化,和人们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字里行间充溢着对新时代的赞美。
再如流行于湫山一带的《打工曲》:
正月里秧歌雪打灯,我和妹妹去打工,
人在家乡心在外,紧收拾来慢动身。
......
第二天到了北京城,天安门前都是人,
山西河南的工友好,比不上甘肃四川人。
城市建设多文明,大小的车辆数不清,
农村经济要发展,深入城市去打工。
妹妹首次出远门,保姆公司里挤满人,
老板看了很满意,又当保姆又理家。
我在广场修草坪,天天看见外国人,
老外说话听不懂,“OK”“BYE BYE”招呼人。
明天“国庆”礼拜一,天安门前升国旗,
老外拿着照相机,我和妹妹在一起。
妹妹想家又心急,我常安慰拨手机,
打工兄弟亲姐妹,互相帮助谁靠谁。
十一腊月冷寒天,收拾行李领工钱,
妹妹领到六千二,我将挣了五千元。
十二月来满一年,猪肉羊肉一大盘,
除夕同吃年夜饭,欢欢乐乐过大年。
唱词中姊妹二人的城市打工生活,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礼县广大农村青年不甘贫穷落后,纷纷走出大山,走南闯北谋出路,创造幸福生活的真实写照。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基因,是时代的灵魂,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某些时代文化,既是历史文明的延续,也是对历史文明的淬炼和充实,社火文化也是一样,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升华和丰富。
二、礼县社火文化特征及其精神内涵
社火文化自新石器时代产生,经由数千年的演绎发展,至今已演变成为一种形式多样,名目繁多,体系庞大,最受百姓喜爱的传统民俗文化之一。
(一)社火特征。礼县社火大体有场地社火、舞台社火、游演社火、社火小调四大类。
场地社火:也叫“表演社火”和“地摊社火”,是在场地、院落进行表演的社火。场地社火是社火活动中表演种类最多,内容最丰富的社火形式。有:舞龙、打狮子、打老虎、耍牛娃、耍熊、跑马(县境西南一带叫“跑竹马”)、划旱船、花杆舞、打花棍、扭秧歌、放风筝、推车子、社火官、武身子、耍秋千、喷油火(打油火)、武术,以及部分带有故事情节的说唱社火等。
“武身子”社火,是由神将、武将人物为主进行表演的社火,也是礼县众多社火种类中一个较有特色的社火形式。“武身子”社火主要流行于城关地区及西南部分地区。演员行头、装扮及器械道具相似于秦腔戏。内容以寓意团圆、忠义、胜利为主,诸如讲述唐王李世民在米粮川降服大将尉迟敬德故事的《米粮川》,关羽为保护二位皇嫂过五关斩杀六员魏将的《出五关》,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桃园结义》等。
明台社火:台子上表演的社火,也叫“社火戏”,主要流行于县境西部至南部地区。表演内容或由传统折子戏改编,或以民间传说、历史典故、现实生活为素材,由当地文化人编排,用方言俚语演唱、道白的有人物有剧情的社火,故也叫“折子社火”。舞台社火的一般程式是:坐台(开财门)、拜台、闹台。其内容主要有:天官赐福(亦叫“撒金钱”“五福堂”)、八仙聚会、三星拜寿、天女散花、梳妆打扮、古城会、五台会兄、货郎卖线、麻婆娘绣荷包、牧童放牛、怕老婆顶灯、卖药郎、张良卖布、湘子度林英等(部分明台社火也是场地社火内容)。
有些地方,人物装扮、脸谱及道具、动作和秦腔戏剧相似,有些地方人物装束和使用道具较随意。但在唱腔、道白上有着明显的“社火”特点,唱腔是社火调,念、白台词往往根据表演者的口才和文化水平,即兴表演、脱口而出,插科打诨,情趣横生,引人入胜。
游演社火:行走游动表演的社火形式。因为此类社火是利用工艺手段,用固定的造型来演绎、展示内容情节,故也叫“造型社火”。游演社火种类主要有:高抬、马社火、高跷(亦在场地上表演)。
游演社火中,高抬社火是投入成本最高,工艺最复杂,表演难度最大的造型社火。游演时,将孩童(一般为男童)打扮成各种历史、神话戏剧人物,固定在铁支架上,支架上人物层层重叠,有的多达三四层,凌空垂悬的小演员晃晃悠悠、摇摇欲坠,惊险壮观,给人以触目惊心的感觉。礼县高抬主要分布于宽川、红河、盐官、永兴地区,其中红河高抬最为驰名,已列入甘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游演社火中除高跷演员在游演和场地表演中可以灵活表演动作外,高抬和马社火演员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动作造型,中途不随意变换。
社火小调:礼县社火中的唱曲小调,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曲目涵盖祈福祝愿、行孝劝善、神话传说、求取功名、爱情婚姻、时令节气等社会生活及传统意识形态领域的方方面面。传统曲目中,祈福类代表曲目有《降香》《开财门》《撒金钱》《送吉祥》等;行孝劝善类代表曲目有《王祥卧冰》《丁郎刻木》等;神话类代表曲目有《八洞神仙》《湘子度林英》等;典故类代表曲目有《光绪坐江山》《昭君和番》等;功名类代表曲目有《进状元》《夸官》等;爱情类代表曲目有《放风筝》《十里墩》《方四娘》《绣荷包》等;时令类代表曲目有《采茶曲》《务花园》《庄农曲》等。这些传统唱曲内容,不可否认带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它所揭示和倡导的精神主流是过往时代的正能量,其文化内涵是先人们赖以立身天地间,创造理想生活的精神力量和支撑,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意识律条和规矩。对于传统唱曲,我们应以客观公正的态度,用辩证的眼光去分析理解,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继承优秀,弘扬光大。
礼县社火,民间有一个习惯称谓叫“黑社火”,此称谓缘由出于两方面原因。一是白天人们要在外劳作,忙于生计,没有闲暇时间和人力耍社火,一般都是白天干活,晚上耍。二是除高抬、马社火外,其余社火都可以在晚上进行。“黑社火”的叫法,是以前劳动人民勤劳艰辛、苦于生计的生活写照,也从侧面反映了底层民众“民以食为天”的朴素理念。
(二)精神内涵。礼县社火传承悠久,成因多元,内涵丰富,其精神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自然文化:天地自然现象和初民们对自然现象的初始认知是一切文化的源头。自然文化的具体表现是“自然神”崇拜。自然神崇拜的产生,往往源自于某个偶然的自然事件或自然现象。如:当饥肠辘辘的人们,意外发现生长在土地上的谷物可以充饥时,人们就认为这是土地馈赠的食物,人们就把土地崇拜为一种神“土地神”。某个夏天,雷鸣电闪,大雨滂沱,突然人们发现一团耀眼的红光跌进一片山林,山林中随即燃起熊熊大火,好多凶禽猛兽纷纷逃出山林四散而去。大火过后,当人们胆战心惊地走近烧成灰烬的山林中,意外发现了几只被烧死的野兽,人们捡起来一尝,这些烧熟的兽肉比生兽肉好吃多了。人们认为这火也是上天降下来的“火神”,火不但能烧熟食物,还能驱赶野兽。人们从灰烬里找出“火神”的种子,带回他们栖息的地方,用木材保护起来。水是生命之源,是一切生命体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人们就把水称之为“水神”。直至今天,在民间、尤其在上了年纪的人中,仍保留着有关“火”与“水”的禁忌习俗,如烧火做饭时,不可在灶火前说脏话、吐唾沫,不能往火炉里填加污秽之物等,不然会冲撞灶爷火神,会招致口舌是非;在水源地不能丢秽物、洗澡、杀生等(目前,礼县社火活动中暂未发现祭祀水神的内容,有待于进一步挖掘),不然就是对水神的不恭敬,会受到惩罚。
这种由初民在生存实践中产生的自然崇拜意识,进而逐渐演变形成的自然神崇拜社火形式,在礼县社火中普遍存在,是礼县社火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元素,也是对民俗学界普遍认为“社火起源于土地、火神祭祀活动”这一观点的佐证。社火中的自然文化现象,是人们敬畏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向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体现。
狩猎文化:礼县位于秦岭山脉与岷峨山脉交错地带,境内东部及东北部属丘陵半山区外,北部至南部大片地域属山区,山高林密,沟壑纵横,禽兽众多,农耕条件艰苦,土地少而贫瘠。古时,在这一带生息繁衍的原住民是以狩猎为生的氐、羌、戎人,直至周时,随着秦人的到来和不断强大,氐、羌、戎等部落族群相继离去,农耕文化开始兴盛,狩猎文化逐渐衰落。曾经的狩猎文化,虽然已成为古老记忆,但其文化基因仍顽强的深植于这块土地,这在桥头、王坝、滩坪一带的社火调唱腔中体现最为明显,那种起调时“呕、呕——”地群声呼喊,以及高亢、豪迈的唱曲腔调,让人能透过时空的厚幕,窥视到一群身着蓑衣兽皮,拿着刀斧棍棒的壮硕汉子和猛兽激烈搏斗的壮观场面,感受到人们捕获猎物后的自豪、兴奋和欢欣情态。
狩猎文化元素,在礼县社火中虽然表现较少,但它是人们直面困难,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的精神体现。
游牧文化:生活在这里的最早原住民氐、羌、戎人是以狩猎为主的部落族群,早期秦人,也是以游牧业为主。元朝建立之前,有“马背上的民族”之称的蒙古人在这里建立了军政机构“礼店文州蒙古汉军西番军民元帅府”,直到明朝建立,蒙古人统治这里一百多年,蒙古人的长期统治,无形中促进了游牧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在礼县游牧文化中,“牧”文化表现最突出,也是当地历史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品牌文化。“牧”文化的兴起,当溯至“非子”时代,当时,西垂犬丘地界遍地卤水,水草中富含盐分,喂养出的马膘肥体壮,耐力强,跑得快,品质优良。嬴人(秦族)首领大骆的儿子非子,因为给朝廷养战马有功,得到周孝王赏识,封非子为附庸,并把西垂封为“秦”地,让非子在秦地建立城邑,非子也就成为了秦国始封君。“非子牧马”的故事家喻户晓,“马”已成为人们的精神图腾。在礼县社火中,游演社火“马社火”流行于礼县大部地区,场地社火中的“跑马”“引马”,几乎在县境各地社火中都有传承。
游牧文化,是礼县人民激情乐观,勤奋进取的精神象征。
农耕文化:农耕文化是礼县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文化。礼县是传统农业县,因而,社火活动中的农耕文化元素最为丰富。如《耍牛娃》,把农夫赶着牛走进田地,撒籽、施肥、耕种的整个环节全程展现了出来,把农人劳作的艰辛、乐在其中的善良乐观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耍牛娃》的开场对白:
“老农:娃娃,你阿达放牛来?
少年:料姜石塝塝上放牛来。
老农:料姜石上哪来的草?
少年:料姜石咸的,吃的牛娃一骨碌圆的。
老农:阿达饮水来?
少年:碾盘的窝窝里饮水来。......”
施肥(方言称“漾粪”)时的念白:“东一铣,西一铣,四面八方漾出边。还有一铣没处漾,漾着老阿婆的缵缵上。”诙谐风趣的语言,地道的方言俚语,配以夸张滑稽的动作,有一种独特的美。
再如《庄农曲》:
正月里来是新正,提起庄农忙死人,
薄田瘦地多上粪,皇天不负苦心人。
二月里来二春风,麦子豌豆土里生,
放羊老人要堵好,恐怕牛羊刨麦根。
三月里来三清明,农时季节不饶人,
有牛有籽帮着种,早下种来早生根。
四月里来四月八,麦子豌豆齐开花,
麦子开花火里绣,太阳晒死豌豆花。
五月里来五端阳,大麦割来青稞黄,
打的打来扬的扬,丰收不忘交皇粮。
六月里来热难当,山川麦子金子黄,
男女老少都上地,绣女也要请下床。
......
十月里来冷寒天,寒风刺骨衣裳单,
一年的庄农两年务,一旦失农赶三年。
十一月来雪花飘,雪花暖住麦苗苗,
冰茬底下麦睡觉,早睡醒来早生根。
十二月来满一年,庄农人儿不得闲,
不得闲来收成好,高高兴兴过新年。
《庄农曲》,就像是一幅徐徐绽开的乡村农耕生活图,把一年四季的时令特征,庄稼的下种、生长、开花、结果、收获过程娓娓道出,把农人作务庄稼的艰辛,十二个月“不得闲”的生活现状,进行了款款叙述。让人体会出农民的生活是多么不易,农人的愿望和期盼是多么简单纯朴。“不得闲来收成好,高高兴兴过新年。”这朴实无华的语言,可以说是对农业生产、农耕观念、农民生活最贴切的总结,也是对“勤劳致富”的经典诠释。
农耕文化,是深植于人民群众精神土壤的“金种子”,体现了劳动人民坚守天道,尊崇自然规律的淳朴精神本质。
三、礼县社火传承现状及思考
社火文化是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曾经是广大城乡一年一度里最盛大的狂欢盛会,给一代代的人留下了难以忘怀的美好记忆。然而,由于社会的变革和受现代文明的冲击,社火文化和许多民俗文化一样,不断被时光的河流淹没。调查中发现,礼县各地的社火遗存,保留完整的社火种类少之又少,大部分社火内容残缺不全,有些甚至已经有名无实。分析社火文化衰落的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传承环节出现断层,削弱了社火文化传统魅力
精神需求和娱乐,是生命的本源,是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发展过程与自然体现。社会发展的原力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娱乐文化则是提升社会活力的源泉。社火曾一度是人们释放情感、增进交流、寄托愿望的主要载体。史料载,宋朝为社火文化最鼎盛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至整个80年代,当为社火文化再复兴和繁荣时期。一到腊月,农民们放下手中的农活,外面工作的干部工人们纷纷回归家乡,大家自发地凑在一起,各显其能、各展其才,准备正月里的社火活动,扎狮子、糊旱船、糊灯笼、练秧歌、学拳棍,整个村庄里说笑声、锣鼓声、唱曲声此起彼伏,构成一幅乡韵浓浓的乡村生活画卷。有的村庄为了和邻村社火一比高下,在制作社火道具或排演节目时,会告诫妇女孩子在邻村串亲访友时要管好自己,不得泄露本庄社火的秘密。那种情结,那种氛围已经渐渐远去,留下的只是一种温馨记忆。
在2022年正月社火文化调研中,我们观看了十几个村庄的社火,有好几个村庄的船公不会“渡船”。原先的“渡船”是一场社火中的高潮内容,一只花船在船公的导引下,时而在风平浪静的江面上款款游弋,时而在风口浪尖上剧烈颠簸摇晃,时而在激流漩涡里挣扎旋转,时而又搁浅沙滩,看得人心潮澎湃,如癫如狂。现在的“渡船”,不要说有“戏”了,船公的打扮不伦不类,有的“划船”者手里的道具不是“桨”,而是蝇刷、刀枪之类,毫无文化内涵。“打狮子”原先也是社火中的经典内容,在一些村庄曾是值得炫耀的压轴节目,狮子上场后,首先有一个“拜四方”仪式,一来表示对当地天地神灵的敬意,二来表示对父老乡亲的新年祝福和问候。表演时“狮子”不仅要做腾跃起卧、打滚扑咬以及拱绣球、啃虱子、理毛等表现狮子雄壮威武,栩栩如生的各种动作外,有时还会表演上桌子、翻高梯等高难度动作,场面之热烈,情绪之激动难以言表。现在的“打狮子”,要么狮子在场地上简单地跳几下,要么绕着场地跑几圈就结束了,“耍”的单调,毫无看头。
(二)农村人口大量外流,导致社火文化传承濒临断代
社火文化之所以千年不衰,得益于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和弘扬,但是自古以来,社火文化都是口授身传,随教随学,文字资料极少。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大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悄然兴起打工潮,大量年轻人成群结队涌向大城市务工创业,春节前夕回家,三天年一过又纷纷离去,有的甚至在城市里安了家,好几年不回来。好多乡村的社火因为年轻人少而耍不起来,就这样一年又一年,上一辈社火艺人渐渐老去,有的离世,将一身的耍社火技艺也带走了。在我们调查走访的20几个村庄中,感触最深的一个现象是,给我们介绍当地社火、提供社火曲的都是五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有的村庄由于多年未耍社火,这些曾经的社火“老把式”也对一些社火程式、唱词记不全了,几个人互相回忆拼凑着才能说出个大概。城关镇贾胡村的“黑社火”曾经很有名,参加过全县的几次调演,特别是该村独具特色的三弦、琵琶、板胡伴奏的社火小调和“武身子”表演,曾一度声名远播。我们前往调研时,村上为了给我们组织一场展演社火,由于庄里会演社火的人凑不够数,村上的负责人专程驱车从县城里请回了几位把家安在城里的社火艺人,勉强搭起班子演了一场。该村的社火传承现状,也是全县社火文化传承现状的一个缩影。
(三)时尚文化娱乐的多样化,导致传统社火文化日趋边缘化
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电影、录像、文艺晚会等现代文化娱乐形式的高度普及,特别是电脑、手机、网络以及新媒体的普及,在给人们提供了更广阔的精神享受空间和更多元的悠闲娱乐渠道外,对社火文化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调查发现,好些有耍社火传统的村庄现在都不耍了,改成了唱大戏、办晚会、广场舞等活动。一些出于某种原因,不得不耍社火的村庄,耍时也是将就行事,程式没有讲究,表演没内容,唱词胡乱凑,只求有个“意思”就算还了“愿心”。还有一些村庄想耍社火,或是因为留守村庄的都是老人小孩,年轻人少耍不起来,或是庄子里的老社火艺人相继去世,没有传承下来,年轻人不会耍,再就是因为多年未耍,失传了社火道具制作手艺,没办法耍,只能搞些时尚的娱乐活动热闹一下。有的村庄干脆没有任何文化活动,显得死气沉沉,毫无过大年的热闹气氛。总之,以社火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民俗文化,已经被严重边缘化,正在广大农村文化舞台上渐次退出。不久的将来,对于青少年来说,或许社火只是他们心目中的一个模糊概念。
传统文化是先民们遗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经过数千年的风雨洗练形成的智慧结晶,也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拼搏,激流勇进,创造未来的精神基因。如何去保护、传承、弘扬这份珍贵文化遗产,使其在中华传统文化舞台上永放异彩,是我们这代人的使命,也是时代赋予的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说,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祝愿礼县社火文化,在新时代的阳光雨露中更加枝繁叶茂;祝愿社火艺术之花,在文化艺术百花园中大放异彩、永不凋零!
(杨瑞峰/礼县政协委员会文史委 薛小平/礼县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