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兰州讯(刘康龙 摄影报道)秋九月,硕果满枝,秋分时节。9月23日,迎来了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甘肃庆祝活动在皋兰县什川镇古梨园举行。什川古梨园活动现场设置十个专区,集中呈现甘肃省“三农”发展新成果与农民欢庆丰收的喜人气象。
今年丰收节主场活动由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和兰州市人民政府主办,兰州市农业农村局、皋兰县人民政府承办。
庆丰收联欢。什川古梨园活动现场设置十个专区,集中呈现全省“三农”发展新成果与农民欢庆丰收的喜人气象。以群众联欢为核心,精选舞蹈“丰收中国”、独唱“梨花院落我的家”等15个群众自编自演的优秀节目,生动展现新时代农民精神风貌与乡村文化活力。
强农惠农政策宣传。重点宣传“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发放“三农”政策法规“口袋书”、新技术新机具新模式等技术“明白纸”,把政策和技术交到农民手中。
“甘味”农产品展示展销。围绕“牛羊菜果薯药粮种”八大特色产业,前进、祁连、百杞园、康苹果、酒泉诚德等60多家企业和合作社,集中展示推介200多种“甘味”农产品,吸引现场人群纷纷驻足。
“云端助农”线上促销。电商直播达人、农民网红等各显身手,开展“云端助农”线上促销活动,让农产品直播接地气聚人气。五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什川古梨园系统展示。
以展板、讲解、视频等形式介绍古梨园系统的复合技艺与文化,现场演示世代传承的“天把式”高空修剪和“高杆吊枝”等独特农耕技术,令观者无不叹服千年梨园征服世界的强大能量。
乡村工匠名师展示展演。省级乡村工匠名师杜霞、道春霞、沈占伟等,现场展示技艺绝活,精美的临夏砖雕、灵动的庆阳香包、典雅的丝路洮砚、古朴的天水扎染,散发出传统文化的恒久魅力。
民俗文化展演。兰州鼓子、兰州太平鼓、“高高跷”等传统文娱项目震撼登场,展示地方特色民俗文化,铿锵威武中蕴含的悠久历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丰收摄影书画展。农民书画家摄影师着眼身边事田间景,用画纸和镜头充分展现出农业农村发展成就、农民丰收喜悦、乡村美丽风光,坚定乡村振兴的信心底气。
乡村特色美食展示品鉴。当地农户、农家乐经营者、传统小吃传承人等饮食文化乡村美食制作者,现场烹饪各类传统特色小吃,让人们领略果园里的农家风味。
农趣体验。蔬果套圈、蔬菜蹲、五谷杂粮归仓、徒手搓玉米、组合运南瓜等充满乡趣田韵的活动,让参与者们沉浸式体验农耕劳作的乐趣,共享丰收的喜悦。
市县彰显特色。各地结合当地实际,主要围绕五个方面开展特色化庆祝丰收活动。兰州市的高原夏菜新品博览会,武威市的“首席专家谈技术”日报专栏,陇南市的“这十年”农业成果展,酒泉市的现代种业博览会暨枸杞博览会、张掖市的“科技赋能丰收路”成果展,把农业需要、农村需求、农民关注的政策、技术、信息、服务等送到田间地头。
兰州市的丰收摄影大赛和丰收短视频大赛,新时代“三农”故事演讲比赛,张掖市的抵制高价彩礼集体婚礼活动,“丰收礼赞 情暖桑榆”敬老月活动,陇南市以“红色两当 薪火相传”为主题的“村超”邀请赛,广大农民热情参与,增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荣誉感自豪感。天水市的花牛苹果开园采摘活动,“陇上菜都•十有武山”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白银市的平川区半程马拉松暨庆丰收农特产品展销、靖远农特产品推介促销直播活动,平凉市的“崆峒武术节”及特色美食展示品鉴活动,吸引城市居民观赏丰收美景、品尝丰收美食、体验丰收喜悦,推动农商文体旅融合发展。四是讲好故事弘扬传统。张掖市的“丰登高台——农文旅融合媒体行暨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平凉市举办全国“四季村晚”之崆峒小岔村秋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陇风秦韵•唱响华亭”第二届乡村戏曲大赛,崇信县组织农民艺术家参加2025中国农民丰收节村歌大赛并获西部大赛区一等奖。
打造品牌提升影响力。各地持续挖掘丰收节品牌内涵,丰富节日符号,根植丰收印记,通过农民技能技艺展示,加强与现代技术、现代元素结合,提升全社会对丰收节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各部门协同联动,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加强特色活动与丰收节联动,加强城市宣传与乡村联动,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形成务实为民城乡共庆的氛围。
甘肃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丰收节庆祝活动聚焦给足丰收措施、展示丰收成果、搞活丰收经济、做深丰收文化、塑强丰收品牌等方面,创新组织形式,丰富活动内容,让农民可感可及,进一步提高农民参与度和获得感。坚持效果导向,守牢安全底线,规范节俭办节,切实推动为农服务和庆丰收活动下沉基层,让农民在服务中真受益,在经济上得实惠,在精神上更富足。